中評社北京8月15日電/田原:“後疫情時代”中國東盟創新合作路在何方?
來源:華大國關 作者:田原,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印尼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在筆者最近一次與東盟負責經濟事務的副秘書長阿拉丁·D·裡洛(Aladdin·D·Rillo)的交流中,他談到此次新冠肺炎對東盟各國經濟的衝擊是十分巨大而複雜的。
裡洛表示,此次疫情迫使東盟各國實施了大範圍、多形式的限制措施,抑制了工農業生產、貨物和服務貿易等經濟活動,對本地區經濟發展信心、金融市場、供應鏈、旅遊業等脆弱行業均造成了多重負面影響。在此背景下,東盟各國不同程度地下調了2020年經濟增速預期。“目前預計,東盟經濟今年將整體萎縮2.7%,絕大多數東盟國家都會陷入衰退,個別國家即便能實現輕微經濟增長其增速也將大不如前。”裡洛說。
裡洛還表達了另一層擔心:疫情當中,中國經濟減速對東盟各國的“溢出效應”明顯增強。近年來,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貿易國的中國,一直保持著東盟最大貿易夥伴地位;而中國海關總署2020年上半年貿易數據顯示,東盟已先後超越美國、歐盟,首次成為中國最大貨物貿易夥伴以及主要原料、初級產品和中間產品的供應方。因此,中國經濟在疫情衝擊下一度減速,中美貿易關係緊張更為中國經濟增長平添壓力,這些均通過需求和供給兩側對東盟乃至全球形成“溢出效應”。換句話說, “後疫情時代”東盟乃至全球經濟復甦,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中國經濟復甦,這對中國東盟走新型合作之路提出了更高要求。
值得欣慰的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在此次疫情中愈加彰顯,也讓東盟合作夥伴們振奮不已。中國經濟於二季度取得3.2%的增長,成功避免陷入衰退。這不僅消除了裡洛此前的擔憂,更讓他對中國和東盟攜手抗疫、共同復甦充滿信心。他明確指出,接下來要看其他經濟體與作為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關鍵方的中國如何具體開展新型合作,“例如,東盟將繼續同中國加強供應鏈合作和貿易便利化合作,以確保糧食、醫療物品等關鍵物資供應順暢,這將對未來幾年的本地區經濟復甦和可持續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