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1日電/日前,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在其發布的中國農村發展報告中預測,到“十四五”(2021-2025年)期末,中國可能缺糧1.3億噸左右,其中穀物(三大主糧)缺口大約為2500萬噸。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社論表示,在強化糧食安全的背景下,這個數據很容易被社會輿論解讀為中國缺糧嚴重並且已經影響到了糧食安全。這種理解是錯誤的,雖然誇大糧食危機可能會起到鼓勵國民節約糧食的作用,但這不是事實。
文章介紹,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以占世界總面積7%左右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這是中國創造的奇跡。統計顯示,中國糧食自給率達到八成以上,但是如果以供人吃的主糧算,2019年中國稻穀、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的自給率達到98.75%。因此,中國依賴進口的主要是大豆、玉米等飼料用糧。
改革開放後,隨著人們的收入不斷提高,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蛋白質的攝取量逐漸增加。在過去十幾年裡,中國居民飲食出現了消費升級的趨勢,就是家庭肉蛋奶的消費比重不斷增長。這需要中國飼養更多的豬、牛、雞、魚等動物。大豆中蛋白質占比35%-50%(平均約40%)、油脂16%-22%(平均約18%),因此,中國開始大量進口大豆以滿足蛋白質消費需求,逐漸形成了中國動物蛋白質和食用油逐漸依賴進口大豆的格局。
中國人能夠消費低成本的大魚大肉,並且肥胖率不斷上升,部分原因來自於中國有能力每年進口近1億噸大豆,這基於中國擁有大量順差以及人民幣匯率穩定等前提條件。與此同時,中國糧食種植豐收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賴更高強度的施肥,而肥料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石油、天然氣等加工而成。
文章稱,從更宏觀的角度看,我們在高速增長階段的雙順差格局支持了飲食結構的不斷改善和升級。但隨著全球經濟再平衡的訴求和趨勢越來越強,尤其是我們要建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格局,中國的貿易順差或將逐步減少,未來在能源和糧食方面的巨大進口能力也可能會逐漸受到挑戰。所以,我們首先要節約食用糧食和蛋白質,而不是隨意浪費。在同樣人口眾多而資源匱乏的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他們在飲食上已經養成了精簡節約的習慣。
中國與美俄等國家不同,後者在能源和糧食方面不僅能夠實現完全自足,還是全球主要的出口國。而中國雖然是人口最多的國家,但能源和糧食(飼料糧)在一定程度上依賴進口,這是中國作為全球大國的戰略性挑戰。日本在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後,就開始研製節約用油的汽車,並以此形成了全球競爭力。目前,不少中國民眾偏好高耗能的SUV車型,儘管中國正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但在車型上短期內依然存在大型化趨勢。
文章認為,節約能源與糧食對於我們這樣的人口大國而言,應該是戰略性的任務和目標。經歷高速增長時期的繁榮,人們容易養成揮霍的生活方式,而中國卻也缺乏揮霍資源的條件。“勤儉節約”應該是我們民族永遠堅持的理念。
從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角度看,大國經濟體系必然要以內需為主要驅動力量,貿易順差也許會逐漸減少。尤其是當前,我們的石油、大豆、芯片等在一定程度上依賴進口,我們必須節約能源和糧食,提高芯片的國產化率。這應該是長期性的約束,要在需求側進行系統性的調整和管理。
供給側方面,在確保耕地紅線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提升糧食生產的科技要素、人力要素和政策要素投入,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一方面,可以改進分田到戶的耕作方式,集中土地實行機械化耕種;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可以考慮到海外投資農業,承包土地種植糧食,並由政府在融資與收購等方面提供一定支持,真正實現“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