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道,夏日,走在小山村裡,讓人神清氣爽。7月27日,我和同事來到福建省建寧縣東溪村走訪脫貧戶。
“50畝玉米都摘完了,最近都忙著摘辣椒、茄子,每天都發好幾車呢。”看到我們,東溪村建檔立卡脫貧戶陳忠貴迎上來開心地說,玉米市場需求量大,第二批基地要種100畝。
看著忠貴如今踏實肯幹,生活也越過越好,我心中感慨萬千。
陳忠貴因家庭變故,16歲輟學外出務工,生活沒規劃,務工10年也沒有分毫積蓄。2012年,26歲的忠貴成了家,日子過得緊巴巴。
當時,我是東溪村黨支部書記,從小看著他長大,心想不能再看著他混日子了。
“忠貴,外面現在賺不到什麼錢,要不你回來吧,現在農村的前景好,只要勤快肯定能賺到錢。”多次勸說後,忠貴終於答應帶著妻子回村。一開始,他跟著姐夫一起種煙、制種,吃盡了苦頭。
“農活我都不會,到時候不要虧了錢,我還是出去打工算了。”回村沒多久,忠貴就打起了退堂鼓。
“沒技術就學呀,心裡要有擔當,制種一畝能有1500多元純收入,種煙一畝有2000多元,這不比外面打工好?”一次次的鼓勵下,忠貴漸漸打消了外出務工的念頭,踏踏實實學起種植。2014年,忠貴家被認定為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戶,我成為他的幫扶責任人。
“叔,你可得幫幫我,他們都不肯租田給我,這怎麼辦呀?”2015年,我到溪源鄉紀委工作,一天忠貴火急火燎地找到我。
原來,忠貴這幾年積累了不少種植技術,想著向村民租些田,自己多種些煙,沒成想村民看他之前有些懶散家裡又沒錢,怕他付不起租金,都不願意把田租給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