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楊偉民,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等專家日前在參加由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宜居城市中心和城市中國計劃聯合舉辦的“2020年城市發展論壇”時就新形勢下城市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楊偉民指出,城市發展要樹立空間理念和原則。一是城市發展本質上是空間的發展,空間發展應該是經濟發展、人的發展、自然的發展這“三個發展”的均衡,空間發展,既要在全國意義上考慮,也要在特定空間如在城市的空間考慮。二是城市發展要以人的發展為中心,“三個發展”的中心是人的發展,是為了市民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人的發展也要同自然的發展相協調。三是制定政策要區分不同的城市概念,區分好行政區、城區、中心城區或建成區的概念,才能更好地施行精細化的政策和治理。四是城市定位要清晰落實到不同的空間,不要簡單地說本市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應該說城市的哪些空間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五是城市發展要盡可能劃小空間單元,根據不同的事項劃分不同的空間單元來制定和執行政策,避免“一刀切”。
劉世錦表示,綠色城鎮化是中國綠色發展的主要載體,城市建設有很強的剛性,一旦選擇錯誤,糾錯的成本極高,無論是舊城改造,還是建設新城,一定要有前瞻性,因而在實施綠色城鎮化過程中,需要注重綠色核算和綠色技術。綠色核算是綠色發展的基石,綠色發展特別是綠色城鎮化必須要過綠色核算這一關,特別是生態資本、服務價值“算賬”這一關,要解決生態資本服務價值可度量、可核算的問題,進而解決可貨幣化、可交易的問題。綠色技術,是指降低消耗、減少排放、改善生態環境的具體技術。他建議在“十四五”期間向全社會推廣一批比較成熟、能夠產生明顯經濟社會效益的重大綠色技術,將這些技術列入綠色發展。在政府市場關係層面,在綠色技術推廣過程中,要發揮企業在綠色技術創新上的主體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