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還孩子們一個健康文明的網絡生態
http://www.CRNTT.com   2020-08-31 11:27:43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據媒體報道,為營造良好安全的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發布,啟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

  一位中學老師布置了“給好友寫一封信”的作文題,結果有些學生交上來的竟是“記得請我去你墳頭蹦迪”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稍稍留心便會發現,時下,一些小孩在一起有說有笑,口中卻是些臟得令人震驚的詞語。這些惡毒的話部分源於網絡上一種以詛咒他人先輩為基礎的“祖安文化”。傳承數千年的漢語可豪放、可含蓄,朗朗上口、意韵無窮,宛如“夜空中的冰月”,清淡而艶麗,“美到了骨子裡”,還有什麼不能滿足表達需要!一些孩子放著好端端的話不說,卻以滿口臟話為傲,這是誰人之過?

  一段時間以來,“祖安文化”等不良網絡社交行為和現象,以時尚之名吸引大量未成年人關注,形成了某種畸形的網絡潮流,給孩子們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而且大有成為風氣的趨勢,對此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年代有更迭,流行各不同。每一代青少年都有屬於其特定年代的流行文化,即便有時這些文化成年人看不懂。然而,這些流行的東西必須符合基本的社會價值取向、道德準則、文明要求,避免對未成年人造成毒害。

  為什麼未成年人總是網上歪風邪氣的最大受害者?因為他們心智還不成熟,缺乏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而且正處於文化模仿和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可塑性很強。孩子們沉迷網絡遊戲、被低俗文化誤導、變成“出口成臟”的樣子,責任不只在孩子們,更在成年人社會。守護“幼苗”,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文明的網絡生態,免受扭曲網絡文化的毒害,是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責任。此次,教育部等六部門對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不良網絡社交行為、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網絡遊戲等問題開展重點整治,切中時弊,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