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導致年輕人“社恐”心理的成因,或不乏對單調生活經歷和簡單生活閱歷的習慣成自然。比如囿於“自我軸心”式的溺愛成長環境,缺乏對親戚、鄰里關係等傳統社會交往的體驗,但歸根結底卻是與對線下社交的自信缺失、膽量缺乏和實踐缺位不無關聯。
紓解年輕人的“社恐”症,關鍵還是要靠“自我療法”。最好的醫生是自己,矯正年輕人的“社恐”心理,還是要致力於提高自身的社交自信、社交勇氣和社交本領。首先,要消除“恐懼症”。社交不是不敢染指的洪水猛獸,而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常態。回避、抗拒不過是自欺欺人,唯有直面現實和積極參與,才能在社交實踐中學會社交,這就需要正確地評價自己,發掘自身優勢,銘記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學會在人際交往中揚長避短。
其次,要保持平常心。社交是平等交往、誠意交流和坦白做事。要友善地對待別人,多些樂善好施,在幫助他人時忘卻自己煩惱、證明自身價值;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就做到什麼地步,只要盡力了,不成功也沒關係。找個傾訴對象,有煩惱一定要說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