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態濟南,構建“南山北水”格局下的生態共同體。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結合濟南“南山北水”城市特點,以黃河和泰山兩大生態系統為骨架,形成“融河擁山”大都市發展框架和“山泉湖河城”全要素統籌協調的城市空間格局,到2035年,全面建立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守住“保”的底線,以保障和維護生態功能為主線,完善生態空間管控體系,確保泉水持續噴湧。抓好“治”的工作,加強綜合防治,持續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讓濟南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環境更優美。下足“建”的功夫,建設千條生態廊道、萬里綠道網和城市山體公園系統,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打造康養濟南,建設高端引領、全球知名的國際康養名城。統籌布局醫學、醫養、醫藥和醫療器械製造,全力打造醫學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高地、高端醫療服務聚集區、國際醫養健康目的地,到2035年,構建形成覆蓋全體市民的“全生命周期”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成高端引領、全球知名的國際康養名城。
4.聚力突破關鍵問題,主動融入、服從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
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結合工作實際,濟南市當前重點抓好生態保護、黃河安瀾、先行區建設、文化傳承等工作,以實際行動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全面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深入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合理規劃人口、城市和產業發展,將沿黃生態保護與全市國土綠化、污染防治、濕地修復等統籌考慮、一體推進,高標準打造黃河生態風貌帶,將黃河轉化為聯動城市的生態紐帶。
全力保障黃河長久安瀾。統籌推進堤防加固、河道整治、灘區治理,探索建立適應極端洪災的韌性城鎮、韌性灘(社)區等安全韌性空間,全面啟動“數據黃河”工程,提升防洪行洪減災能力、災害應急救援能力、黃河岸線綜合治理能力,為黃河安瀾提供堅實支撐。
突出抓好先行區建設。高標準修訂完善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規劃,加快跨黃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行政、科技、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資源向先行區布局,把先行區打造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標誌樣板、未來新城,成為濟南踐行黃河國家戰略的核心示範區。
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加強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做好黃河文化挖掘闡發,加快建設濟南黃河歷史文化博物館,高水平舉辦黃河文化論壇,加強與沿黃省市的文化協作,打造世界級文化交流平台和黃河文化國際體驗示範區,當好黃河文化對外交流傳播的使者。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中共濟南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