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日,在克什米爾甘德爾巴爾地區的加甘格爾拍攝到的印度軍隊車輛。(圖片來源:路透社) |
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當人們正在擔心確診病例不斷攀升的印度會否成為新的(新冠)病毒“震中”時,中印邊境的緊張局勢則讓人更加憂心。
美國《僑報》9月3日載文《三道加法題,說說中印邊境為何不能亂》,文章說,據報道,這是印軍在班公湖南岸、熱欽山口附近非法越綫占控所致。這已不是印度近期首次擾動邊境局勢的行為,事實上,從2017年洞朗危機到今年6月的加勒萬河穀衝突,印度一直在中印邊界問題上采取激進路綫,令雙方邊境摩擦有常態化趨勢,令過去數十年的邊境管控體系逐漸崩塌,相對的安定和平遭到破壞。
作為新興經濟體,印度近些年的快速發展令世界矚目,特別是在制造業等方面成績斐然。但不可否認,其間也有失業、赤字、貧富差距大以及基礎設施落後等問題困擾,關於外國政要來訪,需要修墻擋住貧民窟的報道也曾見諸報端。
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則將這些矛盾再度放大。近三周以來,印度每天報告的新病例都是世界最多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連續多日超過7.5萬例。世界輿論紛紛認為,印度正在成為全球新冠疫情新的“震中”。“禍不單行”,印度經濟也出現斷崖式下滑。官方新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該國GDP同比下滑23.9%,這是自1996年印度發布季度GDP數據以來的最差記錄,在亞洲主要經濟體中也是最差的。其中制造和建築業萎縮了39.3%和50.3%。這個昔日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優等生”之一,如今卻掉到了“差生”行列。
對於這樣的“成績單”,印度政府前首席經濟學家蘇布拉瑪尼安分析,一是經濟領域長期積累的周期性和結構性矛盾集中爆發,加重企業和金融部門債務壓力;二是政府缺乏有效的宏觀調控手段,導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拉動經濟回暖的“組合拳”效果不佳。
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印度自身進行經濟改革,而非通過制造衝突轉移國內注意力,抑或是寄希望於外部力量的幹預而獲得好處。畢竟,邊境的長期對峙對兩國的力量都會形成消耗,而對世界來講,同樣是不能承受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