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深度貧困,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短板。五年間,“五級書記”把脫貧責任扛在肩上,一抓到底;一批批扶貧幹部進村入戶,打通精准扶貧最後一公里;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年均增幅超過20%,一項項超常規政策舉措解決老大難問題。2015年到2019年,我國每年減貧1100萬人以上,一舉改變了以往脫貧新標準實施後減貧人數逐年遞減的趨勢。
——這是脫貧質量不斷提升的五年。
“多虧了幹部幫忙,我們夫妻倆都找到了新活幹,都成了崗位能手!”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老樹溝村村民馬占雲高興地說。發揮對口幫扶作用,福建省廈門市到臨夏點對點組織外出務工,動員企業投資興業、援建扶貧車間,共幫助2萬多貧困群眾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十三五”期間,貧困群眾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解決。統計顯示,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2/3以上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產業脫貧,自主脫貧能力穩步提高。2015年到2019年,全國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幅達到30.2%。
——這是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最大的五年。
“現在村衛生室常用藥都有,小病不出村,自己只掏10%的錢,真是方便又省錢。”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書台村貧困戶王保聯說。目前,巴州區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382個,全科醫生配到村,大病集中救治、重病兜底保障、慢病簽約服務,讓貧困群眾告別看病難、看病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