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智能電視裡的“釘子戶”,咋拔?
http://www.CRNTT.com   2020-10-16 14:30:25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據新華社報道,10月13日是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制定的《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服務規範》實施滿1個月。該規範對困擾廣大消費者多時的智能電視開機廣告進行了限制,其中包括明確要求廠商在銷售時必須告知消費者開機廣告的服務內容、開機廣告不能超過30秒且要有明確的關閉提示信息等內容。

  但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當前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擾”人問題并未明顯改善,部分廠商未按規範執行,有的廠商整改“走過場”,還有品牌通過系統升級新增開機廣告。

  規範雖來,廣告未走

  記者發現,當前市場上多數品牌智能電視開機廣告設置實際情況離規範要求仍有較大距離。

  ——廣告仍多且無法關閉。山東濟寧市民仲先生最近以4000元買了一台小米電視,每次開機後均須看完廣告才能開機,令他苦惱。

  記者在電商平台上聯系了小米、熊貓、TCL、康佳、先鋒、PPTV等品牌的客服人員,他們均表示產品有開機廣告且無法關閉。

  ——舊機升級增廣告。記者5年前購置的長虹某型電視此前并沒有開機廣告。最近記者發現電視開機後會出現15秒商業廣告,廣告結束後才正式開機且在播放過程中無法關閉,系統設置裡也沒有關閉廣告選項。長虹客服人員告訴記者,舊電視進行系統升級後就會出現廣告。

  ——關閉開機廣告麻煩多。記者發現,長虹電視用戶若想取消開機廣告,需打電話給客服人員,告知電視型號和MAC地址,由廠商遠程關閉;據創維客服人員介紹,該品牌部分產品的開機廣告無法由消費者直接操作關閉。

  ——銷售環節存在隱瞞或誤導。記者在多家綫下門店咨詢時,少有品牌銷售人員主動如實告知開機廣告情況。在山東濟南國美電器府前街店的TCL銷售專區,銷售人員稱TCL電視沒有開機廣告,并現場開機進行演示。但記者注意到,演示電視并未接入互聯網。該品牌在電商平台上的客服人員明確告訴記者,TCL相關產品“有開機廣告”。

  仲先生告訴記者,他在網上選購創維、TCL、小米等品牌智能電視時發現,有的品牌官方頁面上有開機廣告提示,但大多字體很小、位置隱蔽,且多未按規範要求標注廣告時長、能否關閉或跳過等信息。

  開機廣告咋成“釘子戶”?

  專家表示,相關規範未能如消費者所願迅速改變開機廣告混亂現狀有多方面原因。

  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業務對企業利潤影響巨大。多名業內人士表示,開機廣告帶來的收入對企業開拓利潤增長新渠道至關重要。奧維互娛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系統層廣告投放的收入達到23.7億元,其中創維、海信、長虹、康佳、TCL等國產五大廠商的系統層廣告投放收入為11億元,占據46%的份額。某智能電視廠商公布的數據顯示,其開機廣告收入曾達170萬元/天。

  近年來國產電視領域競爭激烈,開機廣告、會員業務等更是成為一些互聯網電視品牌的重要財源。創維集團數據顯示,開機廣告等互聯網增值業務是創維總體業績良好的強勁動力。TCL財報數據顯示,旗下互聯網電視運營子公司雷鳥科技上半年增值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6.5%。

  記者還發現,部分品牌電視能“強迫”消費者觀看開機廣告,成為其擴大廣告收入的“賣點”。“電視節目插播廣告時你還可以換台,但是開機廣告你必須看完。”一家廣告代理商告訴記者,當前不少廣告業者都認為家庭大屏媒體廣告的優勢就是“強制收視”“到達率高”。

  規範對相關企業約束力有限。依該規範規定,其內容適用於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網絡視聽(OTT)分會成員單位,其他廠商等可參考執行。北京師範大學網絡法治國際中心高級研究員臧雷表示,該規範是一種團體標准,屬於行業內的規範,僅對行業內簽署遵守的單位有一定效力,不能約束該團體外的未簽署單位。而且該規範中并未對違反相關規範者應承擔何種責任進行規定,據此行業協會對成員企業的約束也就比較乏力。而且該規範也不能作為強制性執法依據,在支持消費者合法維權領域的作用比較有限。

  想要電視“價格公道沒廣告”相關規範應“長出牙齒”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部分國外電視品牌明確表示不設開機廣告,但在價格上明顯高於國產品牌。記者從多家智能電視商家處得知,某韓國品牌產品普遍沒有廣告,開機只需要3秒時間。但該品牌產品價格在優惠後依然高於多數國產電視品牌同類產品。

  “廠商有權在系統中置入開機廣告,但必須尊重消費者的選擇。”北京金誠同達(濟南)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劉堅勇告訴記者,當前多數國產電視廠商將開機廣告作為重要利潤增長點,以此貼補不斷下降的整機價格。

  但記者發現,某知名國產品牌的智能電視價格實惠、不帶廣告。該知名品牌一款4K電視售價為2399元,在同等規格和配置的國產電視中屬於中下水平,且并不帶開機廣告,開機只要十幾秒。

  北京大成(濟南)律師事務所張博文律師也認為,電視開機廣告不告知、難關閉,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并違反《廣告法》,但是要真正讓相關企業感受到法律和行業規範的“牙齒”仍非易事。

  他建議,對企業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強推“開機廣告”的行為,消費者可直接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中國消費者協會也可考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顯著增加企業違法成本。

  京魯律師事務所主任郝紀勇建議,主管部門可參考行業規範,就智能電視開機廣告出台強制性規範,作為市場監管部門的直接執法依據,更有力地約束規範相關企業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