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人民圖片 陳爭強攝) |
人進了城,相應的住房、醫療、教育、就業等需求能否跟得上,直接影響“新市民”能否扎下根、留得住。
“噠噠噠噠……”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灑金街道栗坪社區服飾扶貧車間裡,縫紉機聲響個不停,從鄰縣扶貧搬來的新市民程青瓊和50餘名工人正認真工作。
“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掙錢,比出去打工好得多。”程青瓊說,進城落戶後,社區美得像花園,孩子在社區就能上幼兒園。在社區新市民服務大廳,就醫、上學、就業、社保、民政等服務項目都能辦。
黔西南州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該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3.85萬人,大多數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並確保貧困群眾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務資源,真正成為“新市民”。
戶籍制度改革的破題,極大推動了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統計顯示,2019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6%、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4.38%,比2016年分別提高3.2個百分點和3.18個百分點。
“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城鎮化進程,快速的城鎮化為民眾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邁穆娜·穆赫德·謝里夫稱讚道。
如今,中國已經提前實現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的目標,距離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的目標也只有一步之遙。而在國外,中等收入偏上國家的平均城鎮化率為66%。隨著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的實現,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蘊藏的發展潛力將進一步彰顯,對擴大消費和經濟增長產生巨大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