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通過研究,得知夏河人就是丹尼索瓦人,但對這塊化石所代表的人群在青藏高原生活的情況,所知仍然甚少。為此,團隊使用了一種新的技術手段——沉積物DNA分析技術。陳發虎稱之為“分子化石”。人的骨骼會隨著時間灰飛煙滅,但其攜帶的DNA會留在土壤裡、湖泊的淤泥裡。這是一種新興的古DNA分析技術,彌補了人類化石可遇而不可求的缺憾。
遺址發掘前,研究團隊邀請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付巧妹一起開展沉積物DNA分析。研究團隊骨幹、蘭州大學教授張東菊與付巧妹一起制定了古DNA分析沉積物樣品的采樣計劃,確保樣品采集和運送過程中不會受到現代人類的污染。
付巧妹告訴記者,工作的難點在於區分。沉積物中混雜著各種來源的DNA,不僅有人的,也有動植物的。找到人的DNA,還要區別出分屬於哪個個體。分析顯示,沉積物中的動物古DNA,包括犀牛、鬣狗等滅絕動物,與遺址發現的動物骨骼遺存一致。同時成功獲得了古人類線粒體DNA,進一步分析顯示其為丹尼索瓦人DNA。結合地層測年結果,發現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現於距今10萬年和距今6萬年前後,可能晚至距今4.5萬年,說明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長期生活在該洞穴。
“抓一把土就能知道他是誰”,這種“神奇”的技術為舊石器考古遺址研究打開了新窗口。“有了這種技術,複原古人類的體貌,就容易多了吧。”對於記者的設想,陳發虎表示,以目前技術的發展,這是個可以期待的願景。
本次公開的最新研究成果,為白石崖溶洞遺址的丹尼索瓦人活動提供了可靠的地層學、考古學、年代學和分子學證據,為進一步理解丹尼索瓦人的時空分布、遺傳特征、文化特征、環境適應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並且對重建青藏高原古人類活動歷史,以及釐清東亞古人類演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此項成果,由蘭州大學主導,利用國際最先進的古DNA分析和光釋光測年技術,邀請多家國內外研究團隊緊密合作共同完成,是在中國考古遺址沉積物中提取古人類DNA的第一個成功案例。
自2010年開始,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陳發虎帶領的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即已在白石崖溶洞及其所在甘加盆地開展考古調查和研究工作。2018年,由蘭州大學教授張東菊帶領的以蘭州大學研究生為主的環境考古團隊,對白石崖溶洞遺址進行首次考古發掘,並邀請國內外多個研究團隊進行多學科綜合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