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今年“雙11”的戰線被拉長,商家優惠“注水”情況似乎也在增多。
《證券日報》記者在調查採訪中注意到,在這場購物狂歡“大派對”背後,不少消費者經歷了“虛構原價”“文字遊戲”“售後難”等“套路”,紛紛表示“多一些真誠不好嘛?”
商家“套路”多 消費者頻吐槽
“一家店鋪的同一條褲子,卻有兩個購買鏈接、兩個價格。”店家與消費者玩的“標價遊戲”在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常女士身上真實上演。她告訴《證券日報》記者,11月11日,她在某網店看中一條標價為398元的女褲,當詢問客服人員有無優惠時,客服發給她另外一個“休閑褲合集”的鏈接,上述女褲在該鏈接上標價為169元,且鏈接上標注有“折上折:2件8折、3件7折、4件6折”等字樣。“雖然‘休閑褲合集’鏈接裡有數十種款式,但是多為孤品、號碼不全,我並未凑夠4件,最終沒有購買。”
次日,常女士再次打開原本標價為398元的女褲鏈接時發現,該褲子的標價已改為89元。她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即便11月11日當天我凑夠4件,169元享6折優惠後是101.4元,這比11月12日單買的價格還高12.4元。幸虧當時沒下單,不然現在可能正在‘維權’的路上。”
無獨有偶,北京市民小周也差點“入坑”。他向記者透露,某男裝品牌官方旗艦店此前公布於11月11日0時發放滿1400元減700元的“優惠大券”,但僅限0:30前可用。被“大力度”優惠吸引的小周趕緊將兩件標價為1720元的該品牌男裝放入購物車,只等時間一到就搶券下單。“我當時初步計算,叠加平台優惠後兩件衣服最終需付約800元。但當晚我睡過了,沒搶到‘優惠大券’,本來醒後還在懊悔‘錯過一個億’,結果下單後發現,不用‘優惠大券’的情況下實付僅需750元,這簡直是‘因禍得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