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沒聽說過,我們沒這業務。”在海淀區鐵家墳附近,一名韵達的快遞小哥對快遞包裝回收一頭霧水。圓通的快遞小哥表示:“要是有不用的箱子可以拿來給我,我自己寄快遞用,但肯定沒獎勵。”京東的快遞小哥說:“以前聽說有回收快遞紙箱送京豆的活動,但現在還有沒有就不清楚了,也從沒人找我回收過。”
記者注意到,一些郵政網點專門設置了包裝回收箱。在海淀永定路郵局,一進門就有一個綠色的包裝回收箱,箱子被分成兩部分,左邊投塑料,右邊投紙製品。可半天時間,也沒有用戶來投遞快遞包裝。
高校:三四成包裝循環利用
在社區和網點遇冷的快遞包裝回收,在高校卻頗受歡迎。在北京林業大學校園最東邊,幾大排快遞櫃幾乎沒“閑”著,旁邊就是一台快遞包裝回收箱。同學們取出快遞,當場拆包,並隨手將快遞紙箱塞進回收箱。這些紙箱將被送到快遞服務中心的寄件點,同學們寄快遞時如需紙箱,可向工作人員免費索取。
負責這所高校快遞業務的“近鄰寶”總經理鄧慶元表示,他們與本市40多所高校有合作,在每家高校都設置了快遞包裝回收箱。自11月1日以來,校園快遞業務進入高峰,每所高校每天快遞量在1萬至1.5萬件之間,約30%至40%的快遞包裝被回收,原先設置的快遞包裝回收箱已不夠用了。
創新回收方法有望“破冰”
快遞包裝回收為何冷熱兩重天?鄧慶元分析:“居民社區的情況跟學校不一樣。學校的收件地點和寄件地點較為集中,快遞箱回收再利用很方便;宿舍空間有限,學生無處存放快遞紙箱,回收的需求就比較迫切。但對於居民來說,業務很分散,大多是收件,寄遞業務只占5%至8%,包裝回收推廣起來較為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