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進一步敞開,為世界各國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
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電/11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並發表主旨演講,強調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開放的大門將進一步敞開,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
中國網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文章稱,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下,各國間人員、商品以及資本的自由流動嚴重受阻,全球貿易與投資大幅受挫,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導致經濟全球化遭遇的逆流進一步加劇,世界經濟中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繼續同世界經濟和國際體系深度融合、休戚與共。
文章指出,儘管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中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但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任何時候都不會動搖。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立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緊扣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擘畫了中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以及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新征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依然堅定不移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推動形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對外開放新格局。
在新發展格局下,我們絕不搞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大力推進開放的、相互促進的國內國際雙循環。開放則興,封閉則衰,任何國家都無法關起門來搞建設。雖然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但“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也非常重要。要發展,絕不能閉門造車,就必須對外開放,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更是如此。
過去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這樣,才能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既為中國經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更多活力更多動力,也為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實現共贏發展提供更多有利條件。
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進一步敞開,為世界各國創造更多發展機遇。隨著發展階段、環境、條件發生變化,中國對外開放更加注重規則等制度型開放,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重在夯實有利於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體制機制保障,加快與通行的國際經貿規則相對接,不斷拓展國際“朋友圈”。
文章表示,今年以來,儘管疫情肆虐,但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步伐始終堅定,不斷推出新舉措、展現新作為。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逐步推動金融市場准入、出台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等,一系列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為不斷暢通開放的、相互促進的國內國際雙循環鋪路搭橋,為世界各國共享中國經濟發展機遇提供更強勁動力。
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對外開放繼續往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方向走。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一步降低關稅和制度性成本,完善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分工,以及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提升政府服務效能等,從各個方面持續深化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體制機制改革,讓中國與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發展的引擎更強勁有力。
與此同時,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累計增速首次轉正,經濟繼續延續穩定恢復的態勢,工業和服務業平穩較快增長,消費和投資企穩回暖,生產要素趨於活躍,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有望成為今年唯一可以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由此可見,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向好發展,將充分激活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依托這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依托經濟發展的良好前景,中國將更有底氣、更有能力不斷開拓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發展的新天地。
可以預期,隨著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持續推進,中國將不斷釋出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舉措,攜手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努力實現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為全球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