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網站11月18日發表了題為《提升美中關係中降低風險和管控危機的能力》的文章,作者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戰略計劃主任杜如鬆。文章認為,在降低風險和管控危機方面,美中兩國面臨兩大問題:(1)兩國軍隊發生衝突和衝突意外升級的風險越來越大;(2)缺乏管控此類風險的適當規則、制度和溝通機制。文章建議中美應採用包括連貫的信號和互惠、加強太空和網絡溝通,新興技術對話等方式來管控風險。全文摘編如下:
美中關係已跌至1979年正常化以來的最低點。但在這種情況下,兩國軍隊在海上、空中、網絡和太空領域的活動距離卻越來越近。
19年前,美中兩國和平解決了兩架分別屬於各自的軍機在南海上空相撞的事件。然而,隨著互信的削弱和工作層面關係的受損,現在類似事件得以和平解決的可能性很低,而升級為軍事衝突的風險卻處於50年來的最高點。
自冷戰結束以來,美中兩國在一系列規則、制度和溝通機制上進行了投資,以管控衝突風險。遺憾的是,這些規則、制度和溝通機制不僅不夠,而且很少被採用。
在降低風險和管控危機方面,美中兩國面臨兩大問題:(1)兩國軍隊發生衝突和衝突意外升級的風險越來越大;(2)缺乏管控此類風險的適當規則、制度和溝通機制。
儘管經過了30年的努力,美中機制仍收效甚微。三個系列的年度會談幾乎沒有帶來實質性接觸。美中兩國缺乏雙邊軍控進程,而且在網絡空間的有限協議也已被廢除。總而言之,美中之間沒有任何框架可以有效控制攔截常規挑戰或新領域的新挑戰。
美中兩國在這一領域的關鍵目標應該是建立足以應對風險和遏制危機升級的規則、制度和溝通機制。
建議如下:
連貫的信號和互惠 美國在與中國建立軍事關係的努力中常常前後矛盾。有時過於熱情,提供了不對等的使用權限或信息;有時則切斷交流,導致期望落空,或使美中軍事關係成為一種杠杆。明確的信號、對互惠的堅持以及謹慎保持公開言行的一致應該是任何軍事關係的出發點。雙方應承諾,降低風險和管控危機的努力不會與其他雙邊問題掛鈎,無論政治緊張局勢如何,雙方都將保持軍事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