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我國早在2014年即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到目前已累計支持1180個示範縣,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規模總體擴大8.4倍。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薇婭的直播間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農產品。“5、4、3、2、1,上鏈接!”隨著薇婭的一聲呐喊,1萬份重慶市忠州腐乳僅10秒便一掃而空。隨後薇婭又聯繫廠家三次補貨,最終在4分鐘內賣掉了2萬份豆腐乳,銷售額達50餘萬元。
據悉,重慶市忠州腐乳釀造有限公司通過淘寶村(鎮)平台,全力抓好線上銷售,僅今年以來銷售超過20萬單,銷售額超1000萬元,通過吸納貧困戶務工、帶動種植戶種植大豆等方式,已讓10000餘名群眾實現增收。
一頭接在田間地頭,一頭連著消費市場,電商已逐漸成為農產品流通的新平台、農民增收的新動力、農業產業化的新引擎、農村現代化的新渠道。近年來,農產品搭上“直播+產業升級”的順風車,消費端模式的創新,讓大批新農民和農產品成為“新網紅”,實現了品牌和銷量的雙贏。隨著創新升級,“電商+扶貧農產品”正在從末尾消費端逐步上溯,完整產業鏈的打造,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據商務部發言人介紹,我國早在2014年即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到目前已累計支持1180個示範縣,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規模總體擴大8.4倍。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21萬家農副產品電商相關企業。截至11月底,我國今年已新增近10萬家農副產品電商相關企業,數量超過2016~2019年新增相關企業數量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