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據新華社報道,近年來,受利益驅動,違法設置水上無線電台(站),冒用無線電台識別碼、占用無線電通信頻道、長時間干擾無線電通信秩序等各類水上無線電違法違規行為頻繁發生,對水上交通安全造成較大影響。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自主研發出我國首款水上無線電智能監測系統,可實現沿海船舶AIS設備“實時體檢”,讓水上無線電違法違規行為無所遁形。目前,該系統已在全國直屬海事系統和地方海事系統推廣應用。
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簡稱AIS系統)是船舶之間相互識別和避碰的主要工具,也是海事監管和事故調查的重要手段。
“但在實際應用中,很多船舶自身身份信息填寫不準確,更有不法人員通過一船多碼、一碼多船、惡意關閉船舶設備等手段開展海上偷盜、走私等違法行為,給船舶航行安全和海事安全監管提出了嚴峻挑戰。”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副主任李樹兵說。
2020年5月,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充分發揮數據和技術優勢,設計研發了水上無線電智能監測系統,能夠智能識別和精准定位名稱、航速、呼號等動靜態信息異常的船舶以及播發惡意信息的基站。
天津通信中心工作人員參加水上無線電治理演習。
天津東疆海事局現場監督員田海超說,應用水上無線電智能監測系統之前,海事執法人員需要對船舶的動態信息進行人工逐一篩查,現在系統反饋的數據能夠實時顯示船舶的違法行為,執法人員就可以進行針對性現場核查,使得執法工作更加高效精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