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碳達峰引導能源消費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20-12-31 11:33:15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煤炭開採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擾動;消耗燃煤時,又會進一步增加碳排放。《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顯示,2019年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57.7%。煤炭在我國能源產業結構中的主導位置短期內無法改變,這無疑增加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難度。

  在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高超超看來,工業革命以來全球的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決定了經濟發展與能源消費和碳排放基本並駕齊驅,這種並行關係意味著碳達峰、碳中和和經濟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關係。

  “應對氣候變化是對內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外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重要抓手,而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願景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關鍵階段性指標。”高超超向記者表示,能源碳排放與大氣污染同根同源,越早達峰意味著越早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通過倒逼經濟轉型引導其向綠色高質量發展轉變,這一過程中產生的新技術和工程手段還可以通過國際合作向外輸出。

  如何緩解碳達峰、碳中和與能源供需結構性衝突的矛盾?高超超認為,關鍵是要打破能源消費與碳排放之間的鎖定關係,從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強度兩個途徑入手。

  目前,我國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約占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85%、全部溫室氣體排放的70%,隨著清潔能源利用水平、電氣化水平提升,電能替代了終端對煤油氣等化石能源的直接使用,減少了終端用能部門的直接碳排放,支撐了終端用能碳排放的大幅降低。因此,控煤電、發展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路徑。

  我國煤炭產量近年來穩中有升,但煤礦數量已顯著減少,這是煤炭資源整合的結果,雖然解決了以前資源利用效率低的問題,但距離綠色發展的要求還有距離。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專家稱,下一步煤企轉型的關鍵就是開採中生態減損,加強采前預測、采中控制、采後治理。即開採之前由政府嚴格審批開採對環境產生的綜合影響;開採過程中,通過限高開採、截水帷幕等技術消除因煤炭開採產生的環境負效應;開採結束後,採用土壤重構、地裂縫回填等相關技術手段恢復區域生態環境,在政策引導與龍頭企業引領的雙重作用下共同推進煤炭綠色高效開採。

  此外,在碳減排背景下,火電企業同樣承受著巨大的保供、發展壓力,也需要加速轉型、提高效率。“評判電力產能是否過剩的標準不是煤電利用小時數,而是看保證系統可靠性的有效裝機。”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儲能設備技術專委會秘書長郭雲高認為,“十四五”時期需要在局部補強可靠性機組,才能防範個別地區缺電風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