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關稅又降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近日印發通知,2021年1月1日起對883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以支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業內人士指出,此次調整措施有利於降低中國進口成本,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不僅滿足國內需求,也為各國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機會,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連年調整關稅,為啥?
關稅具有保障國家財政收入、調節社會經濟活動和對外經貿中保護本國經濟利益的功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充分運用征、減、免、退等關稅手段,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可以說,關稅的變遷見證了對外貿易發展歷程。
完善立法制定政策——1980年1月1日起,中國恢復海關單獨對外貿進出口貨物徵收關稅。1985年1月,國務院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海關開始按照關稅條例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計征關稅;198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頒布實施,以海關法和關稅條例為依據,一系列配套規章也相繼出台。
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1992年,中國加入《協調制度國際公約》;2015年6月,中國牽頭制定了首個世界海關跨境電商監管與服務指導性文件《世界海關組織跨境電商標準框架》,中國海關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正在不斷提升。
優化稅則體系——近年來,中國已實現多次降低服裝、箱包、鞋靴、特色食品和藥品等消費品的進口關稅。
自2018年5月1日起,中國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同年11月1日起,中國再降低1585個稅目的進口關稅,關稅總水平從9.8%降至7.5%。
2019年1月1日起,中國又對706項商品實施進口暫定稅率,對國內生產治療癌症、罕見病等藥品急需進口的重要原料實施零關稅,涉及31個稅目項下63個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