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7日電/發生在1995年的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今天屆滿26週年,根據日本政府地震調查研究推進本部調查,預測日本現有31處活斷層發生地震機率,可能相同或高於阪神淡路大地震發生
前機率。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發生於1995年1月17日阪神淡路大地震,造成部分地區建物倒塌及火災等重大災情,包括地震後與地震有關的死者在內,共有6434人罹難。
阪神淡路大地震的震央位於兵庫縣南部,當年規模達7.3,發生原因跟位於大阪府西北部到兵庫縣淡路島間的活斷層部分位移有關。
阪神淡路大地震後,日本政府為尋求防災對策,設置地震調查研究推進本部,在境內活斷層中,重點調查長度超過20公里、一旦發生地震將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的主要活斷層,並計算未來30年內發生地震機率等,評估風險高低。
中央社報道,地震調查研究推進本部將地震發生迫切程度分為4個等級,地震發生機率逾3%的活斷層,被分類在最高的S級。阪神淡路大地震發生前不久,當地發生地震機率最高到8%,相當於目前分類的S級。
全日本114個主要活斷層中,截至今年1月1日止,有31個活斷層被歸類S級,其中又有8個活斷層發生機率超過8%,高於當年阪神淡路大地震。
這8個活斷層依發生地震緊迫程度依序如下:
1、“糸魚川─靜岡構造線斷層帶”中的長野縣區間;
2、位於靜岡縣的“富士川河口斷層帶”;
3、熊本縣的“日奈久斷層帶”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