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綜藝顛覆了舞蹈傳播的傳統方式,可以讓我們的努力被更多觀眾發現。”黎星告訴記者,由他創作的舞劇《大飯店》被全國多家劇院相中,將在11座城市演出18場,上海站門票一個多月前就已售罄。在近日舉行的觀眾見面會上,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舞劇觀眾先通過綜藝認識舞者,而後選擇購票觀演。“不可否認,綜藝帶來了流量‘紅利’,吸引大量新觀眾走進劇場,近距離體驗舞蹈之美。”黎星認為,面對短期內爆發式的“綜藝紅利”,創作者應以平常心轉換流量,冷靜思考如何把觀眾留住,讓票房飄紅的狀態長期持續下去。
對於舞蹈圈內的“行動派”來說,流量成為了一股鞭策力量。錄制《舞蹈風暴2》的4個月裡,謝欣密集創作10支高難度舞蹈,右膝半月板、左腿韌帶先後受傷,但決賽後只休息了兩天就回歸了劇場。“創作、排練、演出……仿佛一切都沒發生過,但網上不時傳來觀眾熱烈的反響、溫暖的反饋,又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幸福感。”《舞蹈風暴》讓現代舞被越來越多觀眾熟悉並認可,中國現代舞發展駛入快車道。謝欣說:“舞者的根必須牢牢扎在劇場裡,用新作品與觀眾保持對話。”
在舞蹈創新“試驗場”裡,電視“智慧”與舞者審美碰撞出新火花
《舞蹈風暴》以視聽語言為載體,讓現代舞、古典舞、芭蕾舞等小眾藝術與大眾所缺失的身體美學認知建立了交流與互動。電視綜藝成為不同舞種、不同題材的“熔爐”,也化作舞蹈技術創新的“試驗場”。
“在‘風暴’舞台上,我嘗試在現代舞中融合其他舞種,拉丁舞‘擠壓’背部肩胛骨的技巧,街舞‘拆分’動作的能力都激發了新的創作靈感。”謝欣說,電視綜藝運用“快准狠”的後期剪輯,讓三分鐘左右的舞蹈短節目既能保持流暢節奏感,又提供了充分信息量,“我的求知欲被激活了,重新打開了舞蹈創作的空間。”接下來,謝欣與尹昉聯合創作的現代舞《熵》將進入最後打磨階段,計劃今年3月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首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