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今年1月以來,港股市場的表現在全球權益市場十分搶眼。截至1月26日,恒生指數1月份累計漲幅達7.93%,跑贏同期上證綜指以及部分歐美成熟市場指數。分板塊看,2021年港股成長與價值風格概念股均表現不俗,港股資訊科技業與醫療保健業年初至今漲幅逾13%,工業與金融板塊也分別上漲約13%、9%。
招商滬港深科技創新主題精選靈活配置基金經理白海峰表示,港股升溫主要受基本面和流動性等因素影響。在基本面上,港股近期表現受益於全球經濟恢復及人民幣升值預期,港股公司盈利預期持續改善。從流動性上看,則因貨幣政策穩健而海外流動性依然保持總量寬鬆,港股低估值、新經濟核心資產獨特以及中概股回歸等積極因素,吸引南下資金持續流入港股市場。
一般從內地流入港股的資金被稱為“南向資金”,從港股流入內地股市的各類資金統稱為“北向資金”。近期資金南下速度顯著加快,博時基金統計顯示,開年僅20天,港股通淨買入資金量已超2015年和2018年港股通全年淨買入資金量,與2016年及2019年全年南下資金淨買入的資金量接近。
新發基金已成為近期南下資金的重要來源。截至目前,1月可認購的107只新發行基金中有近七成可投資港股。若按照規模測算,1月可認購新發行基金規模可達5443億元,其中,可配置港股的基金規模預計達4384億元,占比超過80%。
部分市值較大的新興產業公司可能將通過二次上市的方式率先加入港股市場。中銀基金有關負責人表示,這類二次上市企業未來有望被納入恒生指數體系,屆時或能提升恒生指數的活躍度和有效性,港股行業估值或加劇分化,優質中概股有望享受更高估值溢價。
海富通基金QDII基金經理陶意非表示,目前港股市場的教育股估值相對不高,業績穩定確定性高,未來可能有成長空間;物業股是相對於A股的稀缺標的,其優勢在於現金流優秀,有吸引人的增值服務。
白海峰認為,對於內地個人投資者而言,港股市場雖不陌生,但仍是參與較少的市場,相關的機制及投資風格有別於A股,港股市場有不少做多和做空工具以及無漲跌停限制。相對而言,港股的波動性大於A股市場,個人投資者參與港股可考慮借道基金等機構產品而非直接入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