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5日電/據新華社報道,立春剛過,尕秀村迎來明媚天氣。
從遠處眺望,天空一片澄碧,一排排藏式院落整齊排列,炊煙裊裊。村民拉毛加和妻子坐在家中,圍在暖烘烘的火爐旁,忙著拌糌粑。
一陣風吹過,院子裡的秋千輕輕搖曳,仿佛在捕捉春的氣息。
“草原上的春天總是來得遲,但我們不像以前那樣害怕寒冷了。”拉毛加說。圍著火爐,他回憶起以前的生活。
59歲的牧民拉毛加居住的尕秀村,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尕海鎮。過去,這裡是一片荒地,雜草叢生。
拉毛加一家人居無定所,白天放牛,晚上扎帳篷過夜。冬季是他最害怕的季節:“草原上的風無孔不入,一家人縮在帳篷裡,都不敢出去。”
2005年,碌曲縣在尕秀村建造了第一個游牧民定居點,配套了水、電、道路等公共設施。包括拉毛加在內的很多牧民,搬到了尕秀村,每家還分到了一畝宅基地。
住慣了帳篷的一家人,搬進磚瓦房之初還是保留著老習慣:妻子將生火取暖用的牛糞貼在院墻上;院內院外堆放著各種雜物,鍋碗瓢盆到處亂扔。
甘南州風光秀美,民俗風情別具一格。然而,多年來,當地人過度放牧,不注意環境保護,讓這片秀麗山水蒙了一層“灰”。
2015年,甘南州發起了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活動,將環境整治的觸角延伸到老百姓的爐台、灶台,以此為突破口,提升生活標準,轉變發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