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疫情下全球經濟呈現新特點新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21-03-16 08:27:35


 
  二是疫情加速了世界經濟重心“東移”進程。與歐美發達國家“集體熄火”不同,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和地區較為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為經濟復甦奠定了基礎。中國經濟表現一枝獨秀,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正增長,也是唯一保持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更躍升為當年全球最大的外資流入國。越南、泰國等中國周邊國家在控制住疫情後,迅速復工復產,並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重組。IMF最新預測指出,2021年亞洲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GDP增長率將回升至8.3%,較全球平均水平高2.8個百分點。

  三是中美兩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凸顯。首先,中美在全球GDP中所占比重繼續增加。2019年,中美兩國占全球經濟的比重約為40%。鑒於中美兩國經濟增速均高於全球經濟萎縮幅度,預計今年中美兩國占全球經濟比重將進一步增至42%左右。其次,中美與其他經濟體差距進一步擴大。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除中美外,2019年GDP總量排在前十位的國家還有日本、德國、印度、英國、法國、意大利、巴西和加拿大,這8個國家2020年GDP增速均落後於中國和美國,這意味著在經濟上,其他國家與中美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眼下,後疫情時代經濟穩步復甦正成為各國的共同期盼,但復甦之路並不平坦,面臨著諸多挑戰。

  首先,經濟復甦還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新冠疫苗接種成為重要變量。國際組織對今年經濟的樂觀預期都建立在疫苗大規模接種的前提下,但是,當前新冠疫苗存在產能不足、分配不均等諸多難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直言,目前全球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未能確保公平,已接種的疫苗有75%都集中在僅僅10個國家。這些都可能影響各國復甦前景。

  其次,“K形復甦”正成為全球擔心的經濟走勢。不同於以往,本次全球經濟復甦可能出現重大分化風險,這種分化不僅存在於不同人群、不同產業之間,也體現在國與國之間。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2月初提醒,儘管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5%,但有150個經濟體今年或將無法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收入差距將進一步拉大。

  再次,貨幣和財政政策有效性值得考量。為應對疫情、刺激經濟,各國先後出台了多輪貨幣和財政政策,目前不少經濟體面臨貨幣政策捉襟見肘、財政政策“無米下炊”的局面,且超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金融投機風險加劇、債務激增等隱患正逐步顯現,值得警惕。

  古特雷斯說:“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的災難,但也能夠成為人類的新機遇。”危與機的辯證法顛撲不破,疫情的“危”能否真正轉化為機遇的“機”,既取決於各國的奮鬥與努力,也取決於能否真正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走和平共處、互利共贏之路。

  經歷了一年多的風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動不動就搞脫鈎、斷供、制裁,搞排他性的“小圈子”,只會讓世界經濟的復甦之路變得更加坎坷。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