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據俄羅斯多家媒體報道,俄已在北極新地島部署“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發射器,並計劃開展相關試射。這款核動力巡航導彈從研發至試驗歷時近20年,自2018年以來進入研發試驗“快車道”。那麼,“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有哪些性能亮點?俄羅斯在北極地區試射這款導彈有何考慮?就相關問題,軍事觀察員邵永靈為您詳細解析。
據報道,“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於2003年開始研發,導彈彈體使用最先進的隱身技術和材料,具備核彈頭搭載能力。軍事觀察員邵永靈認為,使用核動力是“海燕”的最大亮點,理論上使其具備了無限飛行作戰的可能性。
邵永靈:“海燕”應該說是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巡航導彈,因為該導彈使用了核動力。一般來說,巡航導彈的射程可能是幾百公里、一兩千公里,甚至三四千公里,但如果使用了核動力,其射程近乎無限了。“海燕”雖然使用了核動力,但不一定就是一個核導彈,因為它既可以使用常規彈頭,也可以使用核彈頭。如果使用核彈頭的話,“海燕”就是“雙核武器”——既是核動力,又有核彈頭。
軍事觀察員邵永靈認為,俄羅斯選擇北極作為“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試驗地點,就是要利用極地地區特殊的地理空間優勢,確保“海燕”開展相關試驗的安全性和隱蔽性。
邵永靈:北極歷來是俄羅斯開展各種武器試驗的靶場:一是北極人煙稀少,開展試驗的時候,不會受到影響。二是北極比較偏僻,外國如果想對這個地方進行偵察比較困難。這一次,俄羅斯之所以在北極測試它的“海燕”巡航導彈,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海燕”使用的是核動力。我們都知道,核動力發動機的核燃料在燃燒的時候,肯定會有核輻射。像核潛艇、核動力航母,都會有一個厚厚的防護層。但是,巡航導彈本身就比較小,如果再對其進行防護或者防護層太厚的話,導彈就不一定能夠飛得起來。所以,“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發動機防護問題,可能不會像航母或者潛艇那樣做得十分嚴密。為防止“海燕”在測試時對人群可能造成的影響,北極這種大面積的無人區就是最佳測試場地;測試期間即使有一些問題,比如發現了會有明顯的核洩漏,但是因為周圍沒有居民,整個測試或試驗可能也比較容易控制。
那麼,俄羅斯此時高調放出計劃在北極試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消息,意欲何為?對此,軍事觀察員邵永靈認為,這可能是俄羅斯為應對美俄關係緊張的一種回應,同時不排除為今後俄美雙方軍控談判增加籌碼的可能性。
邵永靈:近年來,俄羅斯研發了像“海燕”“先鋒”“波塞冬”等新式“大殺器”,而且都是在美俄關係比較緊張的時候,對這些新式武器進行了高調宣傳。我覺得,這是俄羅斯對美國一些行為所作的回應,帶有政治鬥爭和外交博弈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