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道,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已經啟航。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創新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如何理解創新的基本內涵?如何把握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走自主創新發展道路?記者採訪了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院長郭建寧。
記者:在前不久結束播出的《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中,您主講的第七集是圍繞“創新”的典故展開。對於創新,您是如何理解的?
郭建寧: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的講話、論述、文章當中,“創新”一詞被多次提到。
創新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禀賦。先人早就提出:“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創造精神的偉大民族,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出來的。當前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一個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科技成果相繼問世,舉世矚目。
創新是改革開放的顯著特征。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改革開放精神最核心的要義就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四十多年改革發展歷程,充分顯示了改革創新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開創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取得的。
創新是新發展理念的首要之義。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是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是一個導航儀、一個方向盤、一個指揮棒。把創新放在新發展理念首位具有前瞻性意義。只有創新,才能占領發展的制高點,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由重速度到重效益,由規模擴張到結構優化,由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只有創新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解決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記者:在新時代,如何認識創新的重要性?如何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走自主創新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