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農民院士”的鄉村新戰場
http://www.CRNTT.com   2021-03-19 11:21:50


 

  在龍潭村小組冬季馬鈴薯種植基地,576畝冬季馬鈴薯布滿山丘,朱有勇頂著烈日走到地裡,基地科研人員拔起幾棵馬鈴薯根,請教他為什麼有些馬鈴薯結得少,朱有勇仔細查看後表示,應該是肥料不夠,要加強管理。

  “朱院士為了幫助我們建設科技示範園,來東回鎮一年至少10趟,真正把論文寫在脫貧攻堅的大地上。”一直跟隨在朱有勇後面的東回鎮黨委書記祿正春感慨。

  他介紹,科技示範園是中國工程院和朱有勇院士團隊指導打造的集科研、種植、培訓、展示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規劃種植11000畝,其中中藥材和蔬菜輪作基地4900畝、冬季馬鈴薯基地2000畝、水果基地1000畝……已有6家企業參與建設,建成後預計每年創造農業總產值兩億元以上,可解決2000名以上勞動力就近務工,帶動村民819戶2712人鞏固脫貧奔小康。

  “過去東回地區的群眾只能種植玉米和甘蔗,收入不高,這裡自然條件好,應該發展收入更高的林下中藥材和蔬菜產業,所以我提出在這裡建設科技示範園,搞林下中藥材、蔬菜的育種、育苗和加工。”朱有勇說,“要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還是要靠科技,科技是最大的支撐!”

  “要爭取省科協的支持,把這裡的科技示範園建設成為科普教育基地,讓各地的學生都能來這裡參觀。”朱有勇對中國工程院在瀾滄掛職的副縣長劉元昕說,他的眼光投向了未來。

   劉元昕介紹,6年前,中國工程院開始掛鈎扶貧瀾滄縣,朱有勇就率領科技團隊以瀾滄竹塘鄉蒿枝壩村為根據地在全縣開展科技扶貧,轉化推廣了一批科技成果,發展了萬畝林下三七和萬畝冬季馬鈴薯兩大產業,培養了2160個鄉土科技人才,科技扶貧帶動近3000戶8000餘人增收,為瀾滄縣最終去年脫貧摘帽作出重要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