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水占比高的農業用水效能也有需要檢討之處。根據國際研究指出改善農業用水管理,是緩解和適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方式,農業部門若能有效率用水,就能帶來社會、政治和經濟效益,如:加強糧食安全、促進農村發展、創造就業機會、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涵養、社會穩定等淨收益。不諱言當前台灣農業供水系統確實存在管線老舊,管道年久失修,漏水率高,供水管理體系待改進等缺失(台灣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較先進國家0.7至0.8的系數差距大),糧食生產的用水效率較低,加以政府相關單位長期對於實際用水流向無法精準掌握,使得水權的合理調配未能與時俱進,無法符合實際需求為問題所在,何況農業糧食體系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中占比超過三分之一,其中生產階段占排放總量的39%,土地利用及其相關因素占38%,包裝占5.4%,分配階段占29%,需予以正視並尋求解決對策。
農業部門除了配合國際情勢轉變調整農產結構外,應該積極運用先進的技術及設備(如遙感、衛星、地理資訊系統集、大數據、聯合國WaPOR網站資料、農業乾旱監測系統等),重新計算農業的實際用水量,並根據“國土”規劃以及未來農業發展藍圖做出調整,一來可以平息外界對農業用水占比的誤解,二來若有節餘用水可以透過回饋機制,釋出供其他產業使用。
水是公共財,水的價值遠高於其價格,如何做最有效運用,考驗蔡政府的施政能力,別落得望川“春”水總是空!
(作者李武忠,台灣農漁經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