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7日電/據北京日報報道,見人就會自動“張嘴”,後台的智能系統還能借助傳感器與物聯網實時進行滿溢報警與分類不正確提醒……眼下北京部分小區已上線了垃圾分類的智能“神器”。不過記者昨天從多方獲悉,囿於動輒兩三萬元一套的高價,不菲的成本至今讓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叫好不叫座。
智能“神器”讓人贊不絕口
難以完全密閉、滿溢後垃圾撒了一地……即便已經啟動了垃圾分類,垃圾站帶給人的臟、亂、臭印象依然難以改觀。然而,在通州區北人家園小區北門旁的一處垃圾站中,全密閉管理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不但沒有釋放出一絲異味,系統的大數據智能管理後台還能讓投放數據動態化、可視化,讓垃圾從投放、滿溢報警、清運都實現了智能化管理。而正確投放後獲得的積分,也為居民帶來了小驚喜——可以換購不同的生活用品。
在石景山區魯穀街道依翠園南小區,同樣顔值高、能稱重、可積分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也早已上線,見人就自動“張嘴”的它每天都吸引著眾多居民前來“打卡”,讓居民們贊不絕口。
記者注意到,市城管委自去年開始已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創建工作,至今全市已有超300個示範小區、村獲此殊榮。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採用普通垃圾分類桶的小區仍是絕對主流,啟用智能垃圾分類設備的並不多見。換言之,注重加強志願者、物業與居民的多方聯動,細化工作方法,才是多數示範小區、村的成功秘訣。
市城管委相關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表示,目前針對智能垃圾分類設備並沒有硬性推廣要求,基本上都還是由各區以及街道、社區因地制宜自主選擇和開展。
動輒數萬元 普及喜憂參半
那麼聰明又能幹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為何難以全面推開呢?事實上,昂貴的價格成了普及的重要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