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掃碼點餐要進行“掃碼監督”
http://www.CRNTT.com   2021-03-30 10:15:29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據北京青年報報道,“點個餐要關注一堆公眾號、小程序。”“用手機號註冊會員才能掃碼點餐。”“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吃飯怎麼辦?”……近期有消費者反映,到餐廳用餐時,有些餐廳不提供人工點餐,消費者只能關注公眾號或小程序後進行“掃碼點餐”。

  對掃碼點餐,不少消費者都心存疑慮,且持警惕的態度。實際上,針對掃碼點餐的相關問題,輿論也已經展開過多次討論。3月2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文評析“掃碼點餐”,強調“掃碼點餐”不應成為“單選題”,“消費便利”不能變成“消費煩惱”。中消協指出了掃碼點餐的問題也即侵權風險點所在,回應了公眾關切。

  在互聯網時代,“掃碼”已經成了一種重要的消費程序、支付路徑,商家以提升運營效率、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為目的,依托新技術對交易程序進行智能設計,屬於經營自主權的範疇,但智能化的交易程序或服務程序必須守住法律底線,能為消費者帶來權益增量,帶來更多獲得感,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而不能以剝奪減損消費者的權益為代價。

  一些商家關閉了人工點餐模式,只提供掃碼點餐服務,這就意味著關注公眾號或使用小程序、註冊、掃碼等流程成了必過的消費硬門檻,成了唯一的消費前置條件,消費者失去了選擇傳統點餐模式的機會。掃碼點餐成“單選題”,違背了商業慣例,與傳統消費方式不符,給消費者帶來不便,尤其是對老年人不太友好,等於給老年人挖了一條數字鴻溝。這種做法設定了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涉嫌強制交易,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在掃碼點餐的過程中,消費者要提供不少個人信息,其中不乏隱私信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消費者同意。

  日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範圍規定》,明確餐飲外賣類App(或小程序)只可收集註冊用戶移動電話號碼、收貨人姓名(名稱)、地址、支付時間、支付金額、支付渠道等支付信息。令人擔心的是,很多餐飲經營者收集消費者信息都違背了“最少夠用”的必要性原則,也沒有徵求消費者的意見,涉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且存在著濫用、洩露、丟失消費者信息的風險隱患。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