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响尾蛇小姐”艾弗丽·施夫纳在活动现场和观众互动。(图片来源:环球网) |
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據環球時報報道,3月12日至14日,美國得克薩斯州斯威特沃特市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圍捕響尾蛇慶典。數萬條蛇在人們的歡呼聲中被斬首、剝皮,場面十分血腥。一些民眾將該活動視為當地的文化遺產,但動物保護者卻呼籲禁止這樣殘忍的殺戮。其實在美國歷史上,響尾蛇是一種特殊且複雜的文化符號。在獨立戰爭之前,這種善於反擊的動物代表著北美殖民地對英國的反抗。不過在現實中,這種危險的動物又處於“人人喊打”的境地,大量被虐殺。響尾蛇在文化上和現實中的“冰火兩重天”遭遇令人唏噓。
今年春天,美國得州的響尾蛇沒能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依舊嚴重的情況下,得州3月10日放鬆了疫情防控措施,允許商業活動完全開放。這讓今年的響尾蛇圍捕活動得以繼續進行。美國中西部、南部的多個州都有這樣的風俗。響尾蛇是美國最常見的毒蛇,歐洲移民初到北美墾荒時,經常有人和牲畜被咬傷或咬死,因此從18世紀開始,美國一些地區開始舉辦圍捕響尾蛇的活動。人們發明了各種“引蛇出洞”的方法,包括向蛇洞裡灌汽油。
爭議頗多——圍捕響尾蛇慶典現場可謂恐怖與血腥並存。評審們會測量它們的重量和長度,之後將毒液取出。這些蛇大部分都會被斬首。經過處理的蛇肉會被製作成各種食物分發給現場觀眾,剩下的蛇皮會被出售,或是制成裝飾品。當一條又一條的響尾蛇被斬首時,圍觀的群眾,包括兒童,會不斷發出尖叫和笑聲。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這項活動飽受爭議。批評人士認為,這種殘忍的屠宰現場對未成年人沒有什麼教育意義。不過主辦方認為,通過這類活動能夠讓青少年識別毒蛇,並克服人們對蛇的恐懼。此外,這一慶典早已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來源,每年能創造大約830萬美元的收益。
複雜的文化符號——響尾蛇是北美殖民地時代文化的代表。1751年,本傑明·富蘭克林提出了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建議:殖民地可以在英國各地分發響尾蛇,以此“報答”英國將罪犯運送到北美大陸。1754年,富蘭克林在《賓夕法尼亞公報》發表了一幅名為“加入或死亡”的政治漫畫,在畫中將北美各殖民地描繪成碎成幾段的蛇,以此象徵各個殖民地的分裂狀態。之後美國軍事將領克里斯托弗·加茲登設計了著名的“加茲登旗”:旗幟以黃色為底,上面盤曲著一條響尾蛇,旁邊配有文字“別踩我”。這面旗幟被認為是美國最早的國旗之一。
不過隨著美國社會的發展,這個響尾蛇圖案逐漸有了新的含義。在20世紀70年代時,它成為自由意志主義者支持小政府和個人權利的象徵。2001年“9·11”恐怖襲擊發生之後,加上後來茶黨的興起,這幅圖案被用來表達敢於反抗和蔑視外界的“精神”。截至2018年,阿拉巴馬等10個州允許司機使用這幅圖案做車牌。不過後來,這個圖案又成為種族歧視、極右翼和擁槍主義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