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碳中和目標創新發展路徑,展現大國擔當
http://www.CRNTT.com   2021-04-02 08:02:44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不是簡單地推進節能減排,而是關乎可持續發展的全面行動目標和政策措施,是一場涉及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系統性變革。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明確提出中國力爭於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2月的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進一步宣布了提升國家自主貢獻的一系列新舉措。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綠色”“生態”也成為“十四五”規劃的關鍵詞。一時間,中國實現碳中和的路徑成為國內外熱議焦點。

  中國網發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韓一元文章介紹,所謂碳達峰,顧名思義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此後進入下行態勢;碳中和則是指在一段時間內人為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方式得以抵消,達到平衡。因此,要解決碳排放問題,既要做好“減法”,通過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加快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和電能廣泛使用,直到徹底擺脫化石能源依賴;也要做好“加法”,積極開展生態治理,加大力度實施植樹造林、荒漠改善、水土保護等行動,發揮森林、農田、濕地等重要作用,增加自然碳匯。

  但是,中國經濟體量大,目前碳排放仍處在“總量高、增量高”的歷史階段,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仍高達85%。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還面臨著經濟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等一系列挑戰。因此,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不是簡單地推進節能減排,而是關乎可持續發展的全面行動目標和政策措施,是一場涉及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系統性變革。只有產業體系和生產生活方式都走向綠色低碳的道路,實現發展與減排的平衡,才是中國實現碳中和的根本之道。

  文章分析,國內層面,“十四五”時期是碳達峰的關鍵期,是新冠疫情背景下實現綠色復甦的機遇期,也是各行各業進行綠色轉型的窗口期。作為碳中和目標提出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四五”規劃綱要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進行了全面部署,強調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今年中國還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其中值得格外關注的有兩點。

  一是碳排放交易體系的正式運行。歐美的碳市場實踐充分表明,碳排放交易體系是高效減排的最有力工具之一。中國的碳排放交易體系雖起步較晚,但規模大、發展快。2011年以來,中國在北京、上海等地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今年,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2000餘家發電企業被納入其中。未來碳市場還將覆蓋更多行業,中國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最大碳市場。碳市場的擴大和完善將幫助企業盡快實現綠色轉型,引導投資流入清潔、高效的領域,為整個社會的低碳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科技發展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在國際上贏得發展先機的關鍵,歐盟的氣候政策便以其先進的綠色技術為支撐。“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實施綠色技術創新攻關行動。推進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關鍵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實現二氧化碳的轉化利用或直接封存,對中國實現大規模減排意義重大。

  國際層面,中國碳中和目標充分彰顯了全面落實《巴黎協定》的大國擔當。從世界範圍看,多數國家都是在實現碳達峰後才提出碳中和目標,如歐盟在上世紀90年代實現碳達峰,美國2007年實現碳達峰,均承諾將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從實現碳達峰到實現碳中和,美歐均有50年甚至更長的窗口期。而中國仍處於工業化、城市化中後期,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僅有30年,且碳排放峰值約相當於美歐之和,減排和轉型時間緊、任務重。可以說,中國的承諾是充分自我加壓、自我革新的結果,是根據自身國情和能力作出的最大努力。

  文章指出,中國的碳中和承諾對實現全球淨零排放至關重要。經濟分析公司“劍橋計量經濟”指出,即使不考慮其他國家,僅憑借中國的承諾,全球變暖在2100年前就將被限制在約2.35℃。中國的承諾也有力地帶動了周邊國家,日本、韓國等紛紛宣布了本國的碳中和目標。中國在履行自身承諾的同時,還積極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能力範圍內的支持,深化氣候領域南南合作。可以預見,中國順利完成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僅將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重要貢獻,也將為全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