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碰一碰”“掃一掃”,這些被我們逐漸熟悉的移動支付方式,一方面帶來了便捷的支付體驗,另一方面也令不少人產生“隱私保護”的煩惱,擔心被一些互聯網平台、第三方支付機構過分獲取“數字足跡”。
近期,數字人民幣的“可控匿名”特征再次進入人們視野。大眾好奇數字人民幣到底如何“匿名”?怎麼做到“可控”?又能否守護你我隱私安全?
如何做到“匿名”?
隨著試點地區開展一輪又一輪測試活動,數字人民幣的神秘面紗被逐漸掀開。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相似的支付體驗,使得用戶很快對數字人民幣支付“無師自通”,卻也容易令人忽視他們之間的差別:使用數字人民幣不用綁定任何一張銀行卡。而這一點,恰恰體現了數字人民幣的“匿名”特性。
“數字人民幣的可控匿名特征,就是要滿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隱私保護需求。”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日前表示,數字人民幣可以在技術上實現小額匿名,僅用手機號就可以開立錢包。當然,這類錢包每日交易限額較低,只能滿足日常小額支付需求。
這可以從此前多地開展的試點活動中得以印證。目前,深圳、蘇州、成都、北京4個城市已進行7輪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派發數字人民幣1.5億元,單個紅包金額基本在200元左右,成都隨機派發的最高一檔紅包金額為238元。即便部分用戶對數字人民幣錢包進行了充值,支付金額也均屬於小額支付範疇。
另外,工、農、中、建、交、郵儲6家銀行雖深度參與測試活動,但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無需綁定任何一家銀行的銀行卡,僅需要提供用戶的手機號。參與用戶只需選擇其中一家銀行提供服務,比如通過銀行領取數字人民幣紅包。
不過,也有人心存疑惑:現在手機號都是實名制,這還是無法匿名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