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據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近年,一批批寧夏青年經由“閩寧勞務協作”和“扶志扶能”助學項目前往福建,學習技能,增長知識,增加收入。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高品質生活”以前所未有的關注度進入大眾視野。中國已經明確,要“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高品質生活意味著什麼?將如何進一步改善民生福祉?在未來幾年工作中將有哪些具體體現?
結合“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具體目標,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道,為您解析可感可知可預期的“高品質生活”。
——編 者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實施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行動計劃,以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技能型勞動者、農民工為重點,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重。
中等收入群體是消費的主力軍,是經濟社會的中堅力量。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為何聚焦這些人?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等收入群體有什麼特點?
——全國已有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部分群體收入不穩定
誰是中等收入群體?
“互聯網公司薪資高,進了那些‘大廠’,肯定就是中等收入群體了。”
“老師、醫生,這些專業技術人員,工資不會很高,但也不低,社會保障好,應該是中等收入群體。”
“親戚在老家建大棚種草莓,一年淨收20萬元以上,在當地過得挺滋潤,也算中等收入群體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