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據台海網報道,日前,有新加坡消費者反映,買到台灣菠蘿切開後竟是“黑心”的,大為失望。接到消費者反饋後,新加坡當地銷售台灣菠蘿的大型連鎖超市2日表示,已將店內所有台灣菠蘿下架,並正與供貨商合作調查。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新加坡當地販賣台灣菠蘿的最大連鎖超市、職總平價超市(NTUC FairPrice)表示,他們在3月18日上架了一批來自台灣的菠蘿,接著在3月25日舉行為期2周的台灣農產食品展,銷售超過80項產品,其中包括台灣菠蘿。
不過,兩周以來,不斷有新加坡民眾反映,買到的台灣菠蘿切開後發現內部出現褐色或黑色的情況。這家超市的發言人表示,因為認真看待消費者反映的意見,所以對台灣菠蘿做了下架處理。他們還承諾,如果買到質量不滿意的生鮮產品,可持收據到當時購買的分店要求退貨或換貨。
對於台灣菠蘿再遭下架,台農業部門此番是如何回應的呢?台媒報道稱,台農業部門副主管陳駿季2日回應稱,問題源自回溫導致醣化代謝異常,“再次提醒供果園等業者溫控處理要全程到位,以確保信譽”。
說得特別繞口,實際上翻譯出來就四個字:“怪你業者”。對出口新加坡的菠蘿被爆品質不佳,台農業部門的說法是業者在冷鏈溫控上不到位,導致菠蘿悶過熟了。一句“提醒業者確保信譽”,怎麼看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口吻,仿佛在說,“菠蘿是好的,是你冷鏈沒做好,與我無關”。
但事實是這樣嗎?也在不久前,一位從事建築業的新加坡台商蔡先生也向島內媒體投稿稱,2014年後每年買到的台灣農產品或多或少都有問題,2019年還買過壞掉的菠蘿。今年大陸因防範生物疫情暫停台灣菠蘿輸入後,住在新加坡的一些台灣人便一起團購台灣菠蘿。然而,這位蔡先生卻發現,買到的台灣菠蘿口感與品質實在是“太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