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三五”育種科技攻關,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在稻穀、小麥等口糧作物上已經達到54.85%,基本實現了“中國糧”用“中國種”。新發展階段更應該著力加強種業科技自主原始創新,實現種業科技的自立自強,從根本上築牢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
記者:目前,我國種業科技創新有哪些成效和不足?
萬建民:種業科技創新涉及優異種質資源精准鑒定、重要基因資源高通量挖掘、前沿關鍵技術創新和重大新品種創制等全鏈條科研創新活動。
“十三五”期間,在良種攻關和育種專項等的支持下,我國種業科技創新取得顯著成效:一是開展了農作物種質資源的規模化表型精准鑒定與全基因組基因型鑒定,為新品種選育及基礎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質基礎;二是精細定位和克隆了一批重要性狀的有利基因,揭示了水稻廣譜抗稻瘟病與產量平衡的新機制,克隆了小麥太穀核不育和水稻耐冷基因,繪制了小麥D基因組精細圖譜,為農作物分子定向設計育種提供了重要基因資源與路徑;三是在農作物基因編輯、單倍體育種等核心關鍵育種技術上取得明顯突破,加速了農作物高效育種體系的快速應用;四是綜合利用植物分子設計、染色體細胞工程、誘變生物工程及雜種優勢利用等技術,培育出一批精品優質水稻、抗旱節水小麥、高產機收玉米、早熟優質蔬菜等農作物新品種。我國種業企業依靠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已躋身全球種業前十強,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