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http://www.CRNTT.com   2021-04-12 12:18:07


  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立健全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精准、科學、依法、系統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關乎民生福祉,關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成效。必須突出依法治污,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規定和法律法規,充分發揮制度規定和法律法規對於污染防治的推動和保障作用,更好將制度法律轉化為治理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堅決向污染宣戰,污染防治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出台《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宏觀層面制度設計,統籌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相繼出台《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中觀層面制度設計,鐵腕治污進入新常態;實行河(湖)長制、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微觀層面制度設計,覆蓋生態保護神經末梢,構建起最嚴格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在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和執法上,實施“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頒布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構築起嚴密的生態環保法治網。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近年來,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各地區各部門注重發揮制度規定和法律法規對於污染防治的保障作用,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等標誌性戰役,集中力量攻克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十三五”時期,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目標超額完成,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與2015年相比,2019年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上升8.9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下降6.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濃度下降23.1%,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年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2%。生態環境改善不僅體現在監測數據的變化上,更體現在望得見的青山、看得見的綠水、呼吸得到的清新空氣中。從雲南楚雄到江蘇宜興,從黑龍江漠河到廣西東興,越來越多的地方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名單,正在共同繪就一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畫卷。

  同時要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仍處於壓力叠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並不穩固,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十四五”時期,必須圍繞《規劃綱要》提出的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點任務和主要舉措,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推進精准、科學、依法、系統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制度創新,增加制度供給,完善制度配套,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進一步發揮制度的保障作用。深入開展污染防治行動,堅持源頭防治、綜合施策,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全面提升環境基礎設施水平,構建集污水、垃圾、固廢、危廢、醫廢處理處置設施和監測監管能力於一體的環境基礎設施體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鎮和鄉村延伸覆蓋的環境基礎設施網絡。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建立健全重點風險源評估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立地上地下、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必須持續用力、久久為功。要用制度和法治利劍明晰生態保護紅線,帶動全社會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速度,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讓藍天白雲永駐、綠水青山長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