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6日電/據證券日報報道,4月14日,工信部公開徵求對《“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其中提出,合力發展工業軟件產品。支持軟件企業、裝備製造商、用戶、科研院所強化協同,聯合開發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和製造全過程各環節的核心軟件,研發嵌入式工業軟件及集成開發環境,研製面向細分行業的集成化工業軟件平台。推動工業知識軟件化和架構開源化,加快推進工業軟件雲化部署。依托重大項目和骨幹企業,開展安全可控工業軟件應用示範。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查詢,截至4月15日,在A股市場中,涉及工業軟件業務的上市公司共有55家
相關上市公司在這方面開展了不少業務。比如,作為科創板煤炭工業軟件領域第一股的龍軟科技,已實現將5G技術應用於井下智能自適應綜采工作面生產,首次研發了包括數字孿生系統在內的時態地理信息系統(TGIS)管控平台,首次研發了全自動測量機器人動態精確定位系統,主要裝備和系統大都實現了國產化,形成了煤礦智能開採的成套技術體系、系列化知識產權和示範工程,符合自主可控的國家戰略,使煤炭工業由記憶截割進入自適應截割新時代,為真正的少人和無人精准開採奠定了堅實的高科技基礎,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再例如,東華軟件主營業務為系統集成和軟件開發,主要應用領域為金融、醫療、能源等行業,且產品結構不斷優化,醫療業務競爭力較強,當前東華軟件已與騰訊、華為深入合作,發展潛力巨大。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智能製造產業鏈升級的需求日益迫切,自主可控、國產化提升日程,工業軟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未來需求進入放量期,一些上市公司越來越重視此類業務的藍海,不少公司加大了此類項目的投入。
比如,流程工業領域國內領先的智能製造產品和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控技術3月29日發布的2020年業績報告顯示,工業軟件是自動化及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的優化手段,也是中控技術的戰略發展方向。近年來公司正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比重,工業軟件帶來的營收飛速增長。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本市場通過直接融資、優化治理、跨期估值等方式切實支持工業軟件產業的發展。工業軟件相關的企業要勇於通過私募股權市場融資,要善於借助資本市場IPO融資和再融資。
陳靂表示,當前大力發展工業軟件,是符合國家製造強國的定位需要,也是解決卡脖子技術的關鍵之一,比如華為在今年年初就開始頻繁拜訪煤炭鋼鐵類生產企業,通過傳統產業與信息產業的結合,提升生產力。
“進一步發展工業軟件,一是可以在政策上加強引導和扶持;二是鼓勵和加強專利研發保護工作;三是加大資本市場對這個領域的融資傾斜,尤其是科技攻關工作。”陳靂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