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副研究員李雪文章介紹,2018年8月,美國國會通過了《2018年出口控制法案》,對“新興和基礎技術”設置了出口限制。2018年發生的“中興事件”和2019年發生的“華為事件”,使得集成電路等相關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上升為影響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對中國高技術領域進行打壓,使得中國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面臨著嚴峻的“卡脖子”局面。顯然,只有走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才能徹底擺脫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困境。為此,我們應該積極思考應對“卡脖子”問題的新思路。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在這場持續8年的脫貧攻堅戰中,針對貧困村、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實施精准識別、靶向治療、動態管理到脫貧摘帽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文章認為,我們要對“卡脖子”技術進行徹底的、有層次的梳理,脫貧攻堅的建檔立卡制度非常值得借鑒。
效仿脫貧建卡制可分兩步走。首先,對被“卡”的技術進行全面梳理,建檔立卡。中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要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把“卡脖子”技術,一個一個找出來,一個一個攻克。有媒體曾連載系列文章,討論了30多項“卡脖子”問題;多位院士組織撰寫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與對策》報告,對集成電路產業中的“卡脖子”技術進行了梳理,凝練出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還有多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都對本領域的“卡脖子”技術進行過梳理。應效仿脫貧攻堅的做法,由中央統籌,匯總形成“卡脖子”清單,以便合力攻關。
其次,對可能被“卡”的技術精准識別,積極發揮戰略科學家的戰略規劃和分析判斷能力,從基礎研究中篩選可能具有應用前景的關鍵核心技術,前瞻性地提出將來可能攸關國家經濟、政治和國防安全的技術領域,對這些重中之重設立優先級。2019年,中國科學院學部組織全國300多位各方面的專家對中國基礎和前沿技術進行了梳理,找出了需要攻克的底層關鍵技術,提出了在生物技術、腦機接口、量子信息和傳感技術等14個具體領域、方向布局的建議。
最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依靠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合力攻克“卡脖子”問題。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也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關鍵,應注重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相結合,針對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立多方合作的重大項目組織模式,形成長效機制,協同創新、合力攻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