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03年頒布的《婚姻登記條例》,內地居民自願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這一規則的制定固然有著當時的考慮,但伴隨著“流動中國”的形成,對常年在外的群眾而言存在諸多不便。
婚姻登記是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重要民生事項,也是直接面向社會公眾、社會影響較大的基本公共服務。民政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平均每年辦理結婚登記1000萬對左右、離婚登記近400萬對、補領婚姻登記證400萬對左右,直接服務群眾近4000萬人次。
與之相對的是我國人口流動愈發頻繁的現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有4.93億人處於“人戶分離”的狀態。更值得注意的是,流動人口中15歲至35歲的人員占了總量的70%以上。這些人員多為外出打工就業、經商辦企業、求學參軍人員,適婚人員占絕對比例。
按照現行法律規定,流動群體返鄉辦理婚姻登記必將產生較大的時間、人力、物力和經濟成本。
“婚姻登記作為一項基本公共服務,向常住人口覆蓋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性別與家庭社會學研究室主任馬春華說,“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是以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滿足群眾迫切需求為導向,正逢所需,正當其時。”
迎難而上:一次醞釀已久的試點
“現代社會的管理制度環環相扣,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婚姻家庭專業律師魏紹玲看來,從表面上看,試點增加了婚姻登記地的選擇,但背後卻涉及當事人信息核驗難度增加、業務流程再造、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多方面因素,改革難度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