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琅琊榜》《慶餘年》……一批網文改編的影視劇亮相電視、網絡,吸引大批觀眾,在北京工作的小桃就是其中之一。她對記者說,改編劇的劇情內容有保障、可看度高,自己通常邊看劇、邊補讀原作。閑暇時間,她也會在平台上閱讀小說、為“催更”打賞。小桃只是眾多付費讀者中的一個。《2020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顯示,參與調查的用戶中,逾8成曾為數字閱讀付費,其中近半數是為網絡文學埋單。
這種趨勢折射出網絡文學的新動向。有分析指出,2003年“起點”網正式開始運營VIP制度,作者因寫書獲得收入,使得網絡文學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新興行業。現在,網絡文學已不限於作者寫作、讀者閱讀的單一模式,而是平台聚集職業寫手產出優質內容、小說作為IP進行改編、觀眾及原著讀者觀劇併購買周邊產品的全產業鏈。
專家認為,網絡文學產業已打破傳統上下游之分、各行各業之別,形成一條產業鏈,惠及作者、平台、制片方和觀眾等各方面群體。
探索多場景沉浸式閱讀
記者了解到,山西博物院出品的《藏在山西博物院的十二生肖》繪本,精彩呈現了12件跟十二生肖呼應的館藏文物。借助AR技術,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描繪本中AR點位,書本上靜止的一件件文物、動物形象就能“活”起來,把背後的歷史故事、文化內涵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屏幕上,將篇幅有限的繪本讀物,通過電子產品展示,表現形式更直觀、繪本內涵更豐富,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去體驗。
科技賦能,不只是閱讀方式迭代更新,數字閱讀的場景也更加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