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2日電/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0歲以上人口2.64億,占總人口的18.7%,65歲以上人口1.90億,占總人口的13.5%,分別比“六普”上升了5.44和4.43個百分點,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2030年前後將迎來老齡化高峰期。國際經驗表明,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因此中國應從勞動力市場改革、社會保障制度、老齡產業發展、教育政策、創新性國家建設等方面加快進行頂層設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經濟參考報發表記者汪偉評論文章介紹,從退休制度來看,中國一直沿用20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所制定的老退休辦法,男性的退休年齡一般不得早於60歲,女性不得早於50歲。與OECD國家和歐盟國家相比,中國的退休年齡和老年勞動參與率都明顯偏低,造成中國勞動力資源浪費。
文章分析,普查數據顯示,中國的城市化率已達到63.89%,而具有非農戶籍的人口只占45.4%,與世界上發達國家平均80%以上的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但同時也意味著巨大的提升空間。人口城市化能夠提高中國的勞動生產率,也會帶來城市移民的消費需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需求。中國應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與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並充分利用中國的大國經濟優勢促使勞動力資源在區域之間的自由流動與合理配置,這樣有利於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通過人口轉移帶來增長動力。
從養老保險制度設計與運行來看,過去的實踐表明中國的“統賬結合”模式兼具公平、積累和激勵功能。近年來,中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大幅提高,參保人數已接近10億人,但也存在統籌層次較低,過度依賴基本養老保險第一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個人商業健康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所代表的第二和第三支柱占比較低,低收入群體的繳費負擔較重,廣大農民工覆蓋率偏低等問題。隨著老齡化高峰期的臨近,再加上要消化歷史的轉軌成本,中國社會保障體系面臨巨大壓力。在養老保險的制度設計上,一方面,應以中央政府為主導,增強中央調劑力度,完善地區間養老保險支出的轉移支付制度,加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提高國有資本劃轉比例,努力提高社保基金的投資效益。
文章指出,人口老齡化會引導最終消費的規模和產品構成發生變化,使之反映老年人的消費習慣、偏好和消費能力,人口老齡化也將直接導致國內市場需求的轉型,老齡化會帶來經濟發展的機遇。未來二三十年,中國將進入老齡化的深度發展期,老年產業的發展與“銀發經濟”的興起有助於擴大消費需求,中國應當在宏觀經濟政策上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充分釋放老年人的消費潛力,將發展“銀發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隨著人口老齡化,由於工作人口的數量減少,富有生產性的人力資本數量會趨於下降,如果能夠提高人力資本的質量,則能夠提高社會的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增長。由於預期壽命的延長是人口老齡化的一個重要特征,這也為勞動者接受更長年限的教育和培訓提供了現實的可能。因此,政府應擴大基礎教育的投入,提高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讓國人接受義務教育的時間隨著預期壽命的延長而延長。預期壽命延長也意味著人力資本回報期變長,政府應以此為契機,加快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立終身學習型社會,盡快將中國的人口數量優勢轉化為人口質量優勢。
當勞動力資源日益稀缺時,人口老齡化會“倒逼”企業通過更多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來提升競爭力,促使中國的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升級。因此,人口老齡化既是對傳統模式的挑戰,又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機遇。經濟增長理論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長期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是全要素生產率和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因此,中國應充分利用人口老齡化的“倒逼”機制,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為經濟增長提供持久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