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看出,保險公司投資興建養老社區並不是簡單地把險資配置到養老機構上,更重要的是把保險的風險管理功能與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醫養服務缺口深度融合。從保險公司打造的產業鏈來看,養老社區向上可銜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護理保險等產品,下游可帶動護理服務、老年大學等產業,極大地延伸和擴展壽險產業鏈,使保險產品與養老實體有機結合,助力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中面對的養老難題。
轉型發展未來可期
今年一季度,79家壽險公司淨利潤776億元,同比增長78億元。從數據上看,壽險公司業績雖然在疫情影響後有所回暖,但與2019年同期的1259億元相比仍有近40%的差距。這也印證了不少業內人士的判斷,壽險公司在經歷了2013年到2017年的高速增長之後,如何繼續保持業績正增長,醫養結合或許是一條值得期待的轉型之路。
曹德雲表示,無論是重資產的大型養老社區,還是輕資產的養老服務,抑或是長期護理險、健康醫療險等養老相關的保險產品,保險機構在養老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正在為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延伸產業業態,有利於提升養老綜合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保險公司配套的養老社區多數處於虧損狀態。一方面養老機構投資周期長,前期投入較大;另一方面後期運營又需要專業人員,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王緒瑾認為,“儘管目前多數保險公司投資的養老社區還沒有實現盈利,但是我國養老社區產業發展還有很大空間,隨著養老社區規模擴大、入住率提升,未來有望成為險企盈利增長點”。
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曾表示,養老是一個長周期、慢回報的服務業,從國際看,成熟的養老服務業收益在8%上下的穩定收益,符合長期壽險資金的性質。事實上,保險公司入局養老社區在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服務品質能否吸引老人長期居住、運營成本能否持續優化都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