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74年,趙煥庭就開始投入南海研究。在1989年到1999年期間,他作為中國科學院南沙綜合科學考察隊成員,先後5次深入南沙群島做島礁的基礎科研勘測。
趙煥庭對當時的現場勘測記憶猶新:早飯後攜帶儀器設備背上幹糧飲用水,離母船換乘摩托艇或救生艇登礁,調查實測至夕陽西下時才回母船;有次登礁坐艇,差點被浪擊翻,失足落水;還在多個礁上見過觸礁殘存的漁船……
當時的條件雖然艱苦,但每一個隊員的精神狀態都樂觀飽滿。一身紅色運動服、一頂白色草帽,在浩渺的中國南海海域,登島礁、測水道、鑽探井……
得益於扎實調研獲得的第一手數據,趙煥庭等科研人員對南海島礁的自然發生和演變機理形成了深刻認識。目前,趙煥庭手上最主要的工作是寫作學術著作《南海國土環境資源與開發》,這裡凝聚了他畢生對南海的科研成果,同時也吸收了業界對深海研究的最新成果。
這是一部大塊頭著作,由他和三位同事合作完成,而他自己承擔了一半以上的工作量。
記者在老人辦公室看到他的工作方式:由於口音不准,他不會使用拼音輸入法,每寫一個字都是用鼠標在電腦屏幕上一個筆畫一個筆畫地“畫”出來。
受視力衰退的影響,對一些材料上的字,他需要拿著放大鏡,一個字一個字地看,有些還要敲到電腦上……
就這樣,趙煥庭硬是用三年時間完成了60多萬字的書稿。“我的速度比年輕人慢很多,但是沒關係,我可以多花一些時間。”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