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港工商專業協進會執行主席、工聯會法律顧問、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詹美清在大公文匯發表評論文章,最近一則打疫苗有樓抽的新聞在社交媒體瘋傳,反映本港的房屋供應問題矛盾之深。本港無論公營房屋抑或私人樓宇,由於可發展土地供應緊張,導致公屋輪候時間不斷加長、私樓樓價升至非一般居民可以負擔的水平。要解決土地供應緊張問題,開源是積極的做法,而有效增加土地供應的選項,包括發展棕地和農地、舊區重建、填海和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等。
提到填海和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每每會引發環保團體的質疑和抗議,發展阻力龐大。規劃署2020年9月的資料顯示,本港整體面積大約1,111平方公里,其中市區或已建設土地面積約佔24.9%,郊野公園及濕地等的土地面積則約佔41.7%。若可以適當發展生態保育價值不高的土地,相信即使僅釋放百分之一的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也可改善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居住問題。
土地是香港彌足珍貴的資源,要讓社區可長遠及持續發展,香港政府必須及早規劃好土地的開發及利用,做好土地儲備,為未來的城市規劃和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尤其必須有充足的土地供應以興建房屋,緩減樓價的上升速度,幫助有需要的本港居民置業,讓年輕人毋須擔心住屋問題,可以專心發展事業,尋找屬於自己的向上流動空間和多元發展機會。
本港土地不足是當下政府必須面對的深層次難題,讓本港居民有合適的居住環境是政府最基本的責任,愈早解決對香港的發展愈有利。尤其本港過去一度停止開發土地,導致現在出現嚴重的土地儲備荒,前車可鑒,港府現在更應該積極推出穩定的土地儲備機制,避免因土地問題引起的深層次矛盾繼續加深。當中建議政府採用多管齊下的解決辦法,善用各式資源,不再拘泥於郊野公園用地神聖不可侵犯的想法,適當評估及建議可行的填海和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方案,加快從根本解決短期土地房屋供應和長遠的土地儲備問題。
若能解決短期土地房屋供應的問題,期望政府加快建屋,多為擠在劏房居住的人士和等待上樓者的住屋需要著想,為久候公屋的基層戶紓困,改善其居住環境,急基層市民所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