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新冠疫情挑戰下的台灣公衛體系建設之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21-06-08 12:38:00


表2:台灣地區歷年醫院病床數─按權屬別分。來源:台灣“衛生福利部統計處”。
 
  如表2 所示,從1992年到2004年,台灣醫院床位數增長了42%,其中公立醫院病床數增長15%,私立醫院增長62%。在SARS爆發的2003年,私立醫院有床位78921個,是公立醫院床位的184%。

  公立醫院不僅擴張速度不及私人機構,而且台灣當局還將某些公立醫院交給財團法人經營,變成實際上的私人機構。

  可以得出結論,在2003年,私立醫院(和診所)相比於公立醫院(和診所)占絕對優勢。公、私立醫院規模的此消彼長已經能夠反映台灣醫療體系的市場化趨勢。

  其次,台灣的公立醫院、衛生所本身也經歷了“市場化改革”。

  1983年,台灣當局推動鄉、鎮衛生所建立群體醫療中心,在一次性撥款180萬新台幣後不再追加補助,要求它們“各憑本事”,“自負盈虧”。到1994年,台灣建立起174個群體 醫療中心,覆蓋了一半的鄉、鎮。

  1990年,台灣當局宣布省、市立醫院也要“自負盈虧”,政府撥款急劇減少。1991年,台灣當局給公立醫療機構撥款217億新台幣,到了2009年,減少至不足10億新台幣。這筆資金當然不足以應付支出,台灣的“公立醫院”,也主要依靠自身售賣醫療“產品”的盈利來維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