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據中國網評論報道,中華日本學會理事、四川省區域與國別重點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若愚認為,前一陣,一則“日本資助中國大V做宣傳”的新聞讓國人接觸到一個新的名詞: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其實對於學習日語的人來說,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的名字或許不算陌生,因為日語學習者普遍要參加的日本語能力測試(JLPT) 就是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與日本國際教育支援協會共同創辦的。如果能通過考試,那在收到的等級認定證書上還會看到國際交流基金理事長的署名。從事與教育有關的工作大概也有很大機會接觸到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只要通過網絡簡單檢索,就能搜到國際交流基金與高校合作推動中日兩國學術交流的信息。
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國際交流基金與日本外務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過國際交流基金是日本外務省管理的獨立法人這一點也並非秘密。其實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於這一問題的表態:“我注意到有關的報道。國與國之間以各種形式開展人員互訪交流的做法,在國際關係實踐當中普遍存在。”這種在國際實踐當中普遍存在的做法有個學名叫“公共外交”,即:一國政府通過文化交流、信息項目等形式,了解、獲悉情況並影響國外公眾,以提高本國國家形象和國際影響力,進而增加本國國家利益的外交方式。曾經擔任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的趙啟正教授在《公共外交戰略》一書中還提出:時代要求中國大力開拓公共外交。
其實很多國家都在通過公共外交提高本國的國家形象。但為什麼只有日本的公共外交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我想這與中國民眾對日本的普遍認知與中日關係不無關係。中國外文局和日本言論NPO共同實施的《2020年中日關係輿論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受訪者對日本總體印象持“很好”或“相對較好”的比例為45.2%。這就意味著超過近半數中國民眾對於日本是無感,甚至是印象不好的。在對日印象不好原因的選擇上,居於首位的是“日本對侵略中國的歷史沒有真誠地道歉和反省”,比例為74.1%;排名第二位的是“日本對釣魚島進行‘國有化’,引起兩國對立”,比例為53.3%。從報告出爐的去年11月到現在,日本政府在這兩點上的態度都沒有改變,所以中國民眾對日本的印象大概也不會有太多的改善空間。不過,是不是中日關係一旦遇冷,兩國的民間交往就必須停止呢?
從筆者個人從事的中日關係史研究領域來說,我倒也不認為如此。將日本政府與日本普通民眾區別認識的“兩分法”,本就是我們對日認識的傳統。日本政府在涉華問題上的一些錯誤做法,理所當然要由日本政客來買單,而不應該波及日本的普通民眾。其實,在當代中日關係史上,民間交流曾經是中日關係的主要推動力,尤其遇到中日關係遇冷的時候,民間交流的積極意義就越能凸顯。通過民間交流推動官方關係發展的“以民促官”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實現起到過不可忽視的作用。
“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間,中日關係前途掌握在兩國人民手裡。越是兩國關係發展不順時,越需要兩國各界人士積極作為,越需要雙方加強民間交流,為兩國關係改善發展創造條件和環境。”這段語重心長的文字來自習近平主席2015年在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上的講話。其實今天在日本力推對華友好的很多日本朋友都是通過1984年的3000名日本青年訪華團才與中國結緣的。他們對中國的真摯感情就是那時中日交流結出的碩果。據汪文斌介紹:中日雙方今年還確立了“5年安排兩國3萬名青少年雙向互訪”的交流計劃,兩國政府支持的青少年學生雙向研學旅行活動也在規劃籌備之中。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二十年後中日關係的走向由今天的你我說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