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據北京青年報消息, 【現實挑戰】脫離老人實際需求,很多智慧養老產品叫好不叫座
【應對策略】智慧養老需要全社會共建,應考慮老人實際需求,提高配套設施覆蓋程度及服務水平
智慧養老產品,在一定程度上給中老年朋友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很多智慧養老產品卻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在於,產品沒有充分考慮老年朋友的生活習慣和使用能力,脫離實際需求,為了“智慧”而“智能”。
僅僅追求產品的智能化和網絡化,可能會給老年朋友的生活平添麻煩,更有可能誕生新的“數字鴻溝”。
新一代信息技術加持
智慧養老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近日,2021上海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舉行,各大廠商推出各種高科技的老年用品:只需把手搭在機器上,就可以展示健康指標;通過網絡,可以一鍵式享受呼叫救助和居家養老;通過各類傳感器,家人或服務人員可遠程監控老人健康狀態。
諸如智能水表、門磁系統、智能手環等這些高科技手段,通過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健康養老相融合,形成養老新業態和新模式。這是面對未來中國老年人比例不斷增大,緩解社會問題的有效方案。智慧養老面向居家老人、社區及養老機構的傳感網系統與信息平台,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的養老服務。
目前,中國主要有三種智慧健康養老發展模式:基於互聯網平台的智慧健康養老綜合服務模式、智能居家養老模式、社區街道醫養護一體化模式。可以說,科技在養老中的應用,有效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複雜難操作
部分產品叫好不叫座
但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智慧養老的相關解決方案,並不是萬能的,作為新興業態,其培育發展面臨著有些中老年朋友不認可不買賬的問題。
“曾經有一些老年朋友向我訴苦。因為他們不會線上預約掛號,所以不願到醫院看病;有些中老年朋友不會使用血糖監測儀,而導致血糖長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賀王偉博士歸納出以下六點常見問題:其一,目前市場上很多智能化養老產品都需要互聯網環境,但許多老年朋友的家中沒有安裝網絡設備,也不會使用複雜的智能系統,其產品體驗感不好。其二,一些可穿戴設備需要經常充電,使得老人因為嫌麻煩或者容易忘記而不願使用。其三,智慧養老科技產品的配套服務不足,比如傳感器報警智能設備,如果年輕人買回家可以自己安裝,但一些老年朋友看不懂說明書就不會安裝。如果遇上斷網等問題更是無法自己解決。其四,一些廠商開發出來報警產品等,大多站在年輕人的角度設計,操作複雜、屏幕又太小。其實老人摔倒只需要一個按鍵就可以。其五,某些老年需求突出的領域,例如就醫、護理、就餐等,供需錯配問題尤為突出。舉個例子,醫院的預約掛號系統,要點很多個菜單才能預約成功。其六,在互聯網醫療興起前的一批65歲以上的中老年朋友,消費觀念保守,即使有購買能力也不買,使得智慧養老產品一直沒有得到普及和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