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因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所以中國對外援助不能夠超過發達國家標準。聯合國制定的對外援助標準是發達國家對外援助應占本國GDP的0.7%,其實絕大多數國家都沒做到,而中國對外援助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應該超過GDP的0.7%。所以說我們要維持身份的平衡,實際上是要在具體問題上非常明確地展現自己的身份是什麼。
澎湃新聞:美國拜登政府幾次公開稱不會逼迫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非此即彼的“二元格局”是否已經難以避免?在這種情況下,多邊主義又應該如何踐行?
閻學通:在我看來,現在世界上並沒有形成“兩個圈子”。因為美國採取的政策不是只團結發達國家或者說西方國家,這次七國集團峰會的參會國家中,南非、印度都是發展中國家。所以對於美國來講,美國不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作為他爭取國際支持的界限。對於中國來講,我們也應該採取同樣的策略,在爭取國際支持時,不區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就是說對美國的盟友也要努力去爭取他們的支持,而不能因為他們是美國的盟友就放棄了爭取支持,甚至把他們推向美國。
現在中國提出了“真正的多邊主義”的說法,強調要開放包容,但是具體政策如何尚待觀察,我們現在需要解決的不是一個宣傳口徑上怎麼說的問題,我們需要解決的是具體政策如何執行的問題,提出“開放包容”這個概念是容易的,讓我們的政策行為和我們的政策宣示一致則需要更多努力。
需要應對:美“俱樂部戰略”下應允許更多外國人來華工作
澎湃新聞:在這樣的中美關係背景下,在西方媒體事實上還掌握著主要國際話語權之時,我們要如何“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閻學通:全世界每一個國家的形象塑造主要靠的是該國的政府,民眾對塑造國家形象也有作用,但是相對而言是第二位的,影響最大的還是政府。我所指的不是政府的宣傳,也不是政府提出的目標,而是政府的具體政策和外交行為。全世界每個國家的國際形象主體都是靠本國政府的政策和行為塑造的,你有什麼樣的形象,倒推回去就知道這來源於哪些行為。
澎湃新聞:您最近在國際關係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上刊文,那一期中國特刊的封面主題是中國是否會繼續上升或者說崛起,內文涉及了幾個方面,比如台灣問題、中美經濟和科技脫鈎等等,您認為什麼因素會成為下一階段影響中國上升趨勢的最大變量?
閻學通:如果單說外部因素,我認為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美國當前採取的“俱樂部戰略”,因為其“俱樂部戰略”是把世界上實力強的國家組織到一起,搞俱樂部式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給我們在國際社會中的科技合作和高科技產品生產帶來嚴重困難。這意味著我們跟美國在數字時代的核心競爭——數字技術創新競爭上,我們實際可利用的外部資源就會被逐漸消除,所以這對我們發展的影響很大。換句話說,假設美國可以利用世界上除中國之外的所有科技資源,而中國無法利用中國之外的國際科技資源進行競爭,我們將處於一種不平等的競爭條件之下。
|